作为鸿仪系上市公司之一,自鸿仪系问题暴露之后,张家界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家界)自6月7日起因涉嫌虚假信息披露而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正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日前该公告再添3000万元诉讼。截至2005年6月14日,张家界涉及诉讼金额本金部分共计29400万元,约占公司2004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的121.06%。再加上前不久张家界已披露的对外担保总额为48158万元,其中有36998万元属于替鸿仪系及其关联企业提供担保。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担心,实际控制权目前仍属鸿仪的张家界会不会被鸿仪系问题拖垮。
官司缠身涉讼金额达2.94亿
6月15日,张家界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法院文书,由于借款合同纠纷,中国光大银行长沙分行将张家界、湖南亚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临湘山水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公告称,公司于2004年4月15日向光大银行长沙分行贷款3000万元,期限为一年,由亚大新材料和临湘山水提供担保。2005年4月13日,光大银行长沙分行以保证资金安全为由,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公司偿还借款3000万元,要求亚大新材料和临湘山水承担连带责任。目前,法院已裁定冻结公司、亚大新材料、临湘山水的银行存款3000万元,如不能或不能完全执行,则查封、扣押三被告的同等价值财产。目前公司尚未收到判决结果等相关文书。
张家界表示,本次诉讼对公司当期利润的影响目前尚无法判断。此前,公司在2005年一季度报告中表示,由于公司目前涉及因对外担保而引发的巨额诉讼约为2.6亿元,大量资产被查封或冻结,部分案件已审理终结进入执行阶段,因此公司在此期间将有可能遭受资产被执行所带来的损失,公司预计2005年上半年将由于非经营性因素出现亏损,亏损金额目前尚无法预计。
这一起银行诉讼已是自2004年9月以来的第六起重大诉讼公告。自2004年9月起,张家界就因为其实际控制人——湖南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提供担保,受到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借款合同诉讼。今年1月,张家界已经因为对外担保,包括对控股股东和关联方的担保没有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也没有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3月17日,张家界还公开了两起法律诉讼。张家界遭受的法律诉讼全部是由于对外担保而成为“替罪羊”,张家界由于为上海鸿仪、上海国光、国光瓷业、嘉瑞新材等进行担保,而被相关债权银行推上被告席。
受鸿仪系问题拖累被立案稽查
6月8日,张家界公告,公司于2005年6月7日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通知,因公司涉嫌虚假信息披露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决定自2005年6月7日起对公司立案稽查。
6月7日,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正式向张家界下发了立案调查的通知。目前调查人员已经正式进驻该公司。虽然证监会并没有明确说明此次进驻调查的细节,但根据此前深交所的调查,张家界2003年对外提供担保2.16亿元,其中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1.86亿元;2004年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2500万元,上述担保事项分别占张家界2002年、2003年经审计净资产的90.9%和10.5%。此外,对大股东占用其资金等事项,也存在知情不报的情况。此前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曾以虚假信息披露为名对张家界相关高管进行过公开谴责。
目前,张家界已披露的对外担保总额为48158万元,其中有36998万元属于替鸿仪系及其关联企业提供担保。张家界董事会秘书王安祺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巨额担保问题。公司现在下属旅游项目都照常运转,银行2.5亿元贷款也都没有逾期,公司也是按时支付银行利息。他表示,不管控股权怎么转移,4.8亿元的巨额担保问题都需要去解决。由于控股股东现在已经没有清偿能力,公司对鸿仪集团的约4亿元违规担保风险巨大,不管谁接手来控股,都将面对担保风险。可见,张家界已经被鸿仪系拖进陷阱难于自拔了。
宝峰湖股权面临被拍卖危机
近日,张家界又发布公告,因涉及两宗担保官司,若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到期未履行还款义务,“张家界”属下宝峰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宝峰湖公司)99%的股权经协议后,可以折价或申请以拍卖、变卖股权,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据张家界公告披露,由于借款担保纠纷,公司拥有的宝峰湖公司99%的股权、猛洞河公司96%的股权、德夯公司80%的股权及在张家界国际大酒店的投资及权益等被查封或者冻结。
张家界董事会秘书王安祺证实,法院判决后,张家界方面正与债权人、当事人积极协商,目前还无法预知协商结果,但无法排除宝峰湖股权被拍卖的可能。王安祺认为,如果张家界股权或宝峰湖公司股权拍卖,会对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利润、人事等方面产生影响。
张家界总裁助理张一表示,股东的变动不会对宝峰湖公司经营产生任何影响,张家界下属景区目前一切运转正常。“我们目前正围绕张家界地区、湘西和湘北进行战略布局,打造大湘西旅游圈,通过控制湘北风景区等来抢占湘鄂旅游黄金线。”
张家界市旅游局副局长于国鑫则断然否认张家界和宝峰湖公司的拍卖消息。他还介绍,张家界除鸿仪拥有法人股以外,政府也拥有一定股权。“张家界以及张家界所属宝峰湖等景区不可能会被拍卖。”
而宝峰湖公司营销负责人王卿则是另外一个心态。他认为,宝峰湖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非常不错,假使宝峰湖公司被拍卖,也不会影响目前的经营。“只是股权组合而已,我们顶多就是换个老板!”他非常乐观地表示。
而据记者了解,早前,张家界已披露出同样因担保问题,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已重复冻结了张家界持有的宝峰湖99%的股权、猛洞河96%股权等。宝峰湖股权面临被拍卖,很可能是一场躲不过去的危机。假设拍卖成功,控股方可能会对张家界及下属景区的经营思路进行调整,不过这已经与张家界无关。
张家界可能被鸿仪系问题拖垮
随着张家界暴露出越拉越多的问题,尽管其正积极摆脱鸿仪系阴影,但目前其实际控制股东仍为鸿仪。而鸿仪系的垮台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张家界被鸿仪系问题拖垮的危险越来越大。
去年9月鸿仪系资金链断裂后,其旗下的几家上市公司,包括嘉瑞新材、亚华种业、张家界、国光瓷业以及*ST酒鬼就相继披露了巨额担保,特别是对控股股东的违规担保,以及其他虚增收入和利润的违规问题,与之相关联的公司无一幸免。有人在3月中旬初步统计了鸿仪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诉讼公告发现,鸿仪系至少有7.51亿元银行贷款遭起诉追讨。
张家界以“中国山水旅游第一股”上市。仔细研读张家界的招股说明书和有关公告资料,投资者会发现,它其实一开始就是假旅游股。1992年,大庸市(张家界市的前身)政府派员组建了大庸市土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启动投入1万元,1993年实施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大庸市土地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又更名为“张家界万众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便是张家界的前身。公司1996年上市时,几乎全部都是地产和房产,包括张家界南庄坪开发区的两宗土地计953亩,以及张家界南正街24号、官黎坪预制厂用地、股份公司办公大楼和宿舍等数额相对较小的地产、房产共1000亩。
公司上市多年来,表面上看起来股权结构稳定,但大股东的控制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其“主业”都不约而同,仅仅是把上市公司作为融资的工具。1996年,尽管上市只有半年时间,募集资金在手里还没有捂热,但银行贷款增加了1000万元;1997年,短期借款比上年同期增加1272万元,增幅达97.87%;1998年短期借款比期初增长123.19%;1999年度,银行短期借款增加2079.8万元,增幅达41.62%;2000年中期,银行短期借款增加3810万元,增幅达53.84%。被资本玩家们玩来玩去的张家界,到2000年出现了上亿元的惊人亏损,并且每股净资产首次低于面值,仅为0.50元。
经过了六轮走马灯似的重组折腾后,张家界已经气息奄奄,鸿仪投资的到来让泥潭里的张家界看到了希望,但公司依然未能摆脱资本玩偶的命运。
4月份,鸿仪系债权银行正式确定以“联合债权委员会”来处理鸿仪系在湖南三家上市公司资产。但有消息称,债权委员会目前并没有跟公司在具体细节上进行直接衔接,也并没有直接影响公司经营决策。
5月26日,张家界股东大会决议同意免去卜炎贵、侯军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卜炎贵曾任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和公司总裁。侯军曾任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现任湖南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界旅游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股东大会同时同意补选胡尼勇、李青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王安祺表示,债权委员会成立后,鸿仪系所持有的张家界39.17%股权已暂缓拍卖。目前张家界实际控制股东仍为鸿仪。“只是出于消除影响考虑,董事会人事发生了一些变动。”
其实,早在去年9月,鸿仪系头号人物鄢彩宏就因原湖南省高院院长吴振汉“双规”事件,被相关机构要求协助调查,同时被要求协助调查的还包括鸿仪系的侯军和鸿仪高层于立群、张晓游等人,这引起了整个鸿仪系的崩盘。“鸿仪系”经理层认为,鄢彩宏实际控制的鸿仪集团现在没有清偿能力是导致国光瓷业和张家界控股权即将被拍卖的根源。事实上,在去年下半年银行信贷紧缩政策巨大压力下,控制国光瓷业、张家界、嘉瑞新材和亚华种业等四家上市公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鸿仪系”资金链断裂。而被鸿仪系玩空了的张家界将来的命运如何?能不能挣脱资本玩家们的魔掌呢?目前看来其处境真的很危险。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张家界正积极摆脱鸿仪系阴影,2004年年报中对相关的坏账计提较为充分,目前正积极寻求湖南省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开展内部资产重组和资产保全工作。但面临如此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很好地解决,恐怕其前景十分危险。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资本玩偶”
刘昱莲/绘(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