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线点脱节成我国物流发展重大缺陷(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4:46 经济参考报
线点脱节成我国物流发展重大缺陷(图)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教授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物流现状及规划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物流结点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可能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现代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

  王之泰说,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部门化、区域化特征,相互间协调性差,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使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另外,现有规划的主要着眼点是纵横的交通系统,偏重于线路的建设,忽视“结点”的规划和建设,对“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结点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缺乏综合的一体规划。

  “一方面,我国公路、铁路、仓储、商贸、交通等部门近年分别研究和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但由于独立制定本领域的发展规划,未能从完善物流系统的角度综合解决问题,这将会给以后的发展带来影响。”王之泰对此表示忧虑。他说,现有规划的主要着眼点是纵横的交通系统,偏重于线路的建设,“结点”的规划和建设问题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对“结点”的认识,还停留在枢纽、车站、码头、货场的水平,没有看到现代物流“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对我国的重要性,大规模的物流基地建设还没有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同时,规划中还出现了不少相对位置、布局、衔接、任务分担不合理的状况,一旦按规划建成,许多地方将面临极为严重的不合理物流局面,不但会造成交通问题和尾气、噪音污染问题,而且会大幅增加运输成本。

  王之泰说,就物流结点而言,公路、铁路、水运、空运规划还存在严重的脱节,缺乏综合的一体规划。例如,交通部门在北京市规划了6个公路“一级枢纽”和几十个二、三级枢纽,铁道部门也规划了自己的枢纽,但二者却没有考虑下世纪铁路、公路一体化枢纽(实际上就物流基地)的必然趋势。枢纽的建设费用相当高,大规模进行建设,需要耗费上千亿的投资,一旦建成之后,再行改变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王之泰分析说,由于规划和管理的不合理,同时缺乏对不同物流方式进行衔接的“物流基地”,许多不同物流方式不能在各自优势领域里运行,各种集装方式其联运的发展也不令人满意;同时存在过远距离的公路运输和过近距离的铁路运输等严重问题,浪费了国家大量的运输资源。

  “中国需要物流基地”。王之泰教授指出,建立物流基地是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物流基地可以优化物流系统,解决交通和物流设备污染问题;并能支撑大产业;降低城市国民经济运行的总成本;解决物流线路的分割,有效规划城市发展。物流基地可以改善城市之间的物流系统。货运提速的关键,不在于线路而在于终端,城市之间通过物流基地对开货运直达列车和路线班车,能够保证低成本、准时、快速的物流服务,从而保障“门到门”、“库到库”、“线到线”的高水平物流,这对于根本改变我国落后的物流系统作用非常大。

  他认为,通过物流基地等物流结点的合理配置,可以改变铁路多次编组、拆解的传统运输格局,使低成本、快速的铁路干线运输重新获得优势,从而改变近些年出现的铁路过近运输和公路过远运输的问题,实现公路集散与铁路干线运输的完美配合,使物流系统得以优化。就我国而言,物流平台还不够完善,其中最不完善的乃是构成物流平台的“物流结点”,而在物流结点中,作为物流平台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物流基地又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所以物流基地问题的提出,物流基地的建设可以使物流基础平台得以完善,从而保证各种现代物流方式有效运作。

  针对我国的物流业现状,王之泰提出“把传统的交通运输提升成现代物流系统”的主张,并提出了国家应建立100个物流基地的建议。他认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的基础产业仍需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才能为今后一百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期间,把传统的交通运输提升成现代物流产业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为了建设我国现代化物流系统,以支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行,铁路、公路、航运线路不断延伸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应重视的是,物流系统的两个重要因素:线路和节点,在我国发展是不平衡的,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的是线路问题,已被我们长期忽视的物流节点建设,尤其是物流基地问题必需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