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安全生产成煤矿突出问题 将来谁为我们挖煤(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09:10 经济参考报

  煤矿人才“断档”问题调查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一直被矿难笼罩,安全生产成为煤矿的突出问题,并影响产能的提高。记者在江西采访发现,煤炭人才紧缺是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技术人才多年流失,缺乏补充,各地煤矿人力资源青黄不接,处于“断档”状态。这不仅制约了煤炭产能提高,还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使煤矿陷入“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成为我国能源
安全问题的一个“瓶颈”。

  有识之士为此发出“将来谁为我们挖煤”的拷问。

  矿难频发闪现煤炭人才匮乏积弊

  2004年是近10年来江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全省实现了煤矿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与控制指标相比死亡人数“三下降”,并杜绝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为1990年以来的第一次。但这一年,江西煤矿仍发生了几起重大事故。江西煤炭安全监察局局长贺爱民说,几乎每一起矿难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煤矿人才匮乏的身影。

  ——2004年6月安福县大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前有明显透水征兆,及时撤退完全可以避免伤亡,但井下矿工由于不识危险,仍然继续作业,最后导致5人死亡。

  ——上饶县双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8人死亡,事故调查发现井下6个采掘工作面总风量只有300方,根本无法形成循环风,如果有技术员,根本不至于此。

  ——上栗县平安煤矿7月发生近10年来江西最大一起顶板事故,事故原因竟是请来的农民“窑师”胡乱指挥,在盲洞上再打盲洞,大面积空顶作业,塌方造成5人死亡……

  贺爱民说,大部分煤矿事故都与井下没有专职技术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有关。煤矿人才紧缺直接导致安全生产无人落实。他说,煤矿采区技术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确保井下安全生产中不可忽缺,以前每个采区一般有2-3名技术员,但现在很多煤矿采区没有了技术员,仅有的几个懂安全、通风和机电的,都集中到生产科去了。

  贺爱民感叹,没有专业的技术员,生产方案拿不出来,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制定了也落实不下去,有重大危险源无法识别,有效的安全装置不会使用,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就发生了。2004年,江西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全省800多个煤矿都装上了“瓦斯报警断电仪”。这本来可以有效减少瓦斯爆炸事故,可是由于没有技术人员及时调试,全省有2/3的煤矿没有坚持使用,等于是“装了白装”。

  煤矿人才紧缺还使得产能难以提高。萍乡矿业集团生产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基层矿井没有技术员,很多原来由技术员把关的采掘方案都交给了总工程师,不少工程由于人手紧缺,造成采掘接替脱节不得不中途停工。萍矿机电处主任工程师易启明说,萍矿下属白源煤矿最近要更换立井钢轨罐道,机电安装公司由于人手紧,不敢接单,最后迫于“行政命令”答应了,但所花时间比该公司初装时多了5天。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总经理易光景也说,无论是勘探还是生产,安全管理还是新技术推广应用;无论是北方的规模化矿井,还是南方地形复杂的矿井,人才缺乏时时处处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原煤产量。如果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我们就能减少生产事故,走出“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就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原煤供应,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流出多、引进难酿就人才断档

  煤矿人才为何如此紧缺?记者在江西采访发现,受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影响,加上前几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后遗症”,江西煤炭企业人才只出难进,普遍出现了技术人才紧缺问题,有的甚至陷入“断档危机”。

  江西省属的天河煤矿党委工作部部长席云辉说,这几年一些煤矿要选个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当矿长越来越困难了。有的好不容易选拔上来了,他原来的工作却出现空档,没人做。萍乡矿业集团是江西几个国有大矿中效益最好的,但集团2004年需大中专毕业生230人,但到现在才招到110人,而且大部分到了矿办医院和学校,采矿、机电、通风专业的没招到一个。

  江西煤炭集团公司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傅仲达说,2000年前后,煤矿人才紧缺浮出水面。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煤矿经济效益较差,各地煤矿还以各种理由推掉国家分配来的毕业生,江西很多煤矿五六年没进一个大中专毕业生。2000年,一些煤矿开始感觉人手紧张,这时煤炭类毕业生也供不应求了。

  上个世纪90年代煤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煤炭行业艰苦、高危,煤校招生困难,不得不压缩甚至取消煤炭类专业。目前,全国煤炭行业原有的10余所煤炭专业院校,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由包分配改为双向选择后,为适应市场需求,这些学校纷纷改名换姓,脱去了“煤炭”、“矿业”的外衣,其煤炭类专业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70%下降到不足10%。

  与此几乎同步的是,我国高校的煤炭专业也出现了招生难。傅仲达说,到这些学校去招人时,校方说:“原来你们不要毕业生,我们不敢开这些专业;现在你们要了,我们却招不到生源了。”江西煤炭安全监察局局长贺爱民1999年在江西省煤炭厅主管组织人事和教育工作,当时其所属江西第一工业学校准备开2个采煤专业班,竟然只招到5个学生。

  与此同时,各地煤矿也出现了大规模人才流失。江西省煤炭学会2001年底的一项调查表明,“八五”期间江西全省煤矿企业共有地质、机电和采矿三类技术人才1693人,到2001年底减至1221人。学校不培养,企业招不到,再加上人才流失,煤矿人才“断档”由此形成。

  呼唤实施新政吸引培养煤炭人才

  为解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不少煤矿企业采取了措施。2003年开始,萍矿集团开始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培养100名优秀管理人才、1000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10000名优秀技术工人。为吸引大学生落户,萍矿还许诺在正常工资外,每名大学生给予2-3万元的安家费。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2000年甫一组建,就每年从各下属煤矿企业抽调100名中青年工人,到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脱产学习采矿、机电、通风等专业。2004年扩大为每年200人。这些培训一读三年,全部由集团负责学费,员工带薪读书,数年下来花费在千万元以上。

  自主培养延缓了煤炭企业人才断档的速度,但随着煤炭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开工量增多,煤矿人才紧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江西煤炭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韩伟民说,煤矿人才培养不能也无法仅仅由企业负担,企业大包大揽将重回“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今年,教育部为缓解煤矿人才紧张的状况,专门给中国矿业大学几百名单独招生的指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对于年产近20亿吨原煤的我国煤炭业,这仍是杯水车薪。

  有关人士认为,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主要能源,国家应站在维护能源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煤矿人才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加大对煤炭产业扶持力度,增强煤炭产业竞争力、吸引力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出台优惠政策,创新培养模式,使更多的学生就读煤炭专业、就业煤炭行业。

  第一,应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加强舆论引导,多宣传煤炭行业效益好转的事实,多宣传到基础行业就业的先进事迹,吸引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投身煤炭事业。

  第二,要扩大煤矿专业招生比例,做大源头基数;对煤矿类专业学生学费给予减免,吸引生源就读;要对到煤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高定工资,吸引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

  第三,可以采取国家出一点、企业出一点、学生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办学资金,完善各地自创的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培养煤矿人才。

  作者::林艳兴

  (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