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金鑫城信社之壳 民生光大两银行温州斗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8:4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李伊琳 温州报道 午后的冬阳暖暖地洒落在温州市泰顺的县城罗阳。当记者在街头叫上一辆人力三轮车,要求去原金鑫城市信用社(下称“金鑫社”)时,车夫不加思索地把记者带到了当地泰分路和泰寿路的交叉口,指着一家摩托车销售点,说:“喏,那就是!”
八年了,金鑫社和当初那场挤兑风波一起,早该消失在当地人的记忆里,但两家股份制银行为了在温州立足而对金鑫社展开的争夺,却使这家城信社再次进入温州人的话题中。 载着记者的车夫在闲聊时问,“听说有两家银行争着要买下它,然后开到温州去,现在不知怎样了?”这两家银行就是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 哪里来的“壳” 根据温州媒体报道,民生与光大这两家银行已就新设机构向中国银监会递交了材料。按照程序,两家银行最迟在今年5月将拿到批文。目前,这两家银行已经在温州物色行长人选。 新设机构的方式,两家银行走了相同的路,就是收购温州现有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迅速建立经营网络。这个过程中,两家银行曾经都将目光锁定在金鑫社身上。 金鑫社之所以成为温州金融界的话题,是因为它拥有温州目前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网点牌照,当地人称之为“壳”。外地股份制银行想进温州,借“壳”入市是一条省心省时的途径。 金鑫社成立于1991年,当时入股的股东包括当地村委会、农户、工商个体户、企业及政府部门等,股东达30户以上,总股金50来万元。刚成立的金鑫社风头十足,每个在入股1万元的股东,一年后的利息和年终分红加起来,基本上可收回投资。 1995年,金鑫社卷入了温州一场挤兑风波,原法定代表人叶青、总经理吴小明挪用存款潜逃,金鑫社负债1000余万元。“这个数字是在去年4月25日金鑫社股东会决议上说的,在公开场合中还没看见过。”原金鑫社的股东回忆。 1996年3月,人民银行泰顺县支行根据“泰顺县金鑫城市信用社整顿协调小组”的意见,经上级部门同意,决定由董事长助理林敏主持金鑫社的日常工作。鉴于存在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金鑫社的接任者需要清理繁琐的债权债务问题。 2004年6月9日,一则金鑫社资产清理公告刊登在泰顺县政府网站上。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原金鑫社、银海资金服务部和财政周转金债务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清理金鑫社资金拆借及存款等事宜。到目前为止,金鑫社的清理工作还在继续,而金鑫社这个金融机构的牌照,也就是温州人俗称的“壳”,保留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