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0:55 每日经济新闻 | |||||||||
纳米技术正在半导体芯片、光学新材料、医学领域获得快速发展。 美国在纳米计算机装置、纳米光学器件、纳米生物技术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近几年,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成为美国纳米技术研究的新热点。 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将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
日本在纳米管制备技术、碳纳米管应用、纳米计测仪及超导材料、不锈钢材料等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俄罗斯新材料的研究方向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具体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高纯度材料以及生物、超导和纳米材料,发展战略为优先发展纳米材料,近年来俄罗斯的医用碳材料发展迅速。 上海社科院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课题组的报告认为,总体来看,当前全球纳米技术仍然处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换阶段,离真正商业化、产业化还有相当距离。这一领域目前还主要停留在本国各自进行研究阶段,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明显。 国际材料巨头:中国布局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视野下的新材料领域,其本质就是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断强化,中国制造业高速成长和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再就是对中国的技术和贸易壁垒不断花样翻新,以及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表现就是,国际材料巨头开始了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而在与国际巨头的较量与合作中,磁性材料、能源材料、人工晶体等领域中,一大批中国本土的材料企业开始崛起并对全球的产业布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名目繁多,几乎涉及了我国各个产业,尤其是近几年国外对环保和人类健康更为关注,对制造产品与材料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由此对于中国制造业及相关的材料行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的技术壁垒已经从对产品的性能、质量等进行限制,扩展到了对产品的主要构成材料或元素构成与含量,以及产品生产、报废、回收的全过程的监管。我国材料行业(包括废旧材料回收)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2005年,国际新材料巨头在中国的竞争以及中国新材料企业的成长将继续在中国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成长并对中国制造起到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而国际市场技术壁垒的强化也将反过来促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应对技术壁垒:中国材料科技创新 应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技术壁垒,科技创新是唯一的选择。目前看来,主要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废旧材料回收产业化的技术研发。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各个国家都看重废旧材料回收产业,与此相关的技术壁垒(如WEEE指令等)也日益显现。中国以高增长和低成本的优势,被誉为世界回收产业的“加工工厂”。各种再生资源从世界各地涌入中国。 贸易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003年进口的废塑料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125倍,废铁增加了50倍,废纸增加了21倍。对全球废旧材料的回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从而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另一方面,有些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不高或者分类回收的不合理,不能被回收的部分就变成了垃圾;或者,回收工艺、回收技术水平不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为了实现循环经济,需要在回收技术、回收标准及相应的检测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是技术壁垒本身对材料的需求。 有些技术壁垒是针对材料本身的,除了对产品本身材料的界定外,更多的表现为限制材料元素含量的标准、法规,或者关于包装用材料的特殊规定。如欧盟发布的ROHS指令。解决该方面壁垒,要求进行新材料或替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第三是传统材料产业的工艺改进。 我国传统材料产业发展缓慢,存在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因此遭遇国外技术壁垒阻挡的状况十分严重。急需通过技术研发,改进该产业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