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广电业 > 正文
 

独家:四川广电第一案有望和解 民营投资有说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21:28 新浪财经

  金朝

  同属四川广电局的“四川电视台”和“四川音像出版社”等单位争办电视频道,最近,这场“同室操戈”的纷争终于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为中国电视业改革进程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经典案例。

  四川广电第一案

  1月11日,介入此事的一家四川民营企业高兴地表示,持续两年多的“四川电视经济频道投资之争”最近即将结束,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协商和解,双方也就是赔偿金额的少量差异了。

  不过,四川音像出版社社长李雁举一提到“四川电视经济频道”的字眼仍带有无比遗憾,他说,四川本来可以创造一个中国广电改革的先锋典型,但功亏一篑,让别的省拔了头筹。

  这场改革是由包括李雁举在内的诸多四川广电人士发动的,但结果却是,多年来四川广电系统一直为一个中国广电业从未有过的纠纷所累,只是所幸最后还算即将圆满解决。

  “事情的过程表面上是‘四川电视经济频道’的广告经营权归属问题,实质则是在改革进程中,广电局与电视台就频道管理权归属问题之争。这本是一桩没有必要发生的事情,太可惜了!”四川高阳公司总经理韩志超如此叹息。

  这起纠纷的题材之新,在广电系统非常罕见,而且,这起纠纷在四川省广电系统早已人人皆知,其影响力,称之为“四川广电第一案”毫不为过。

  新办电视频道的想法出炉

  该纠纷背后的故事所有都围绕着一个电视频道的主办权和经营权,主角的对立面分别是四川电视台和原四川省广电厅几个直属事业单位。

  按照四川音像出版社社长李雁举的说法,上个世纪90年代未,四川省广电厅一直想增办电视台,这种办电视台的推动力非常强大。一个原因是,四川省广电厅将面临机构改革,一批干部分流需要地方安置;但更主要的是为了解决几个并不景气的直属事业单位的出路。

  推动省广电厅增办电视台最积极的就是四川省音像出版社。李雁举当时任省音像出版社副社长,他的前任、当时的社长吴其余回忆说,当时,由于广电行业的变革,省广电厅一些其它直属事业单位,如传输中心、音像资料馆、新闻研究所、省广播电视报等单位也都存在重新寻找出路的问题。于是,在这种历史关头,四川广电系统的变革悄然开始了。

  “那时觉得最好的出路当然是办电视台了,”李雁举说。根据相关资料统计,1997年中央电视台收入为41亿,四川电视台收入为1.58亿,对于四川这个西南最重要省份来说,这点广告额显然大有潜力。于是,在“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竞争力和创收能力、给直属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出路”的背景下,新办电视台或频道的想法酝酿出炉。

  在当时的四川,也有良好的特殊情况形成了这次机遇——办新的电视台首要问题是需要有被批准的频率的,而国家对频率资源的控制非常严格。但恰好四川在原规划中有一套频率空闲,该频率原本是四川为转播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而准备的备用频率,但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后来改为由卫星播送,该频率空闲。于是,四川省广电厅提出,用这套频率新办一套无线电视节目。

  这本是一举多得之策,对于广电厅来说,可以解决当时机构改革从厅机关分流出来的干部;对厅直属事业单位来说,可以解决未来出路。

  于是,在四川广电厅厅党组的支持下,这个项目上马了。向广电总局〔原广电部〕所报批并核准的频道定名为经济频道,四川广电厅内都称“六频道”。

  曲折创办过程

  李雁举说,最初成立四川电视经济频道的初衷无疑是为省广电厅直属的部分事业单位寻找出路,所以,筹备小组由广电厅牵头,成员主要为这些直属事业单位。

  1998年4月,四川广电厅下文件决定,成立四川电视六频道筹备小组,即由厅副总编辑王岳军任组长、四川音像出版社社长吴其余任副组长的“四川电视六频道筹备小组”,成员包括四川电视传输中心、音像资料馆、厅监测台、电视报、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电视台等。

  但当时广电厅拿不出钱,四川电视台不愿投钱,各事业单位没钱,而电视业是“重装备行业”,没有钱买设备就办不起来。所以,四川广电厅明确提出,适当吸收社会资金组建四川经济电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筹备小组成立后,除四川电视台外,其它成员都非常积极。吴其余说,当初虽然有频率资源,但审批手续仍然极其艰难,“我直接参与了申报手续,由时任的省厅领导带着我们,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才拿下。”

  在此之前,四川曾有过类似的申办行动。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划归四川省广电厅后,曾因经营困难也想靠申办电视台转变逆境,但被当时的广电部给否决了,理由是“设置主体不对”,因为国家规定,设立电视台的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的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峨影厂不具资格。

  所以,1998年申办频道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六频道改由四川省广电厅出面申办,申办理由则改为“四川电视台要新开办三个频道”,其中包括经济频道。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2月28日,当时的国家广电部发放了《电视台许可证》,许可证上载明:设立主体为省广电局;节目套数3套(含第二套节目经济频道)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当时广电厅是以四川电视台要新增经济类电视频道为理由向广电部提出申请的,所以,许可证注明“台名:四川电视台”,但后来,正是这个“名义上的手续”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经营归属权突变

  1998年9月20日,“六频道筹备小组”与一家民营企业“四川高阳发展总公司”签约,双方约定,高阳公司投资3000万,占49%股份。筹备小组利用厅直属事业单位的一些固定资产以及广告经营权〔无形资产〕享占51%的控股权,拟共同组建“四川经济电视发展有限公司”,以经营“六频道”广告业务。

  高阳公司交付的1000万定金供“六频道筹备小组”购买了全套制播设备,并开始筹备广告运营。几经周折,六频道终于在省委宣传部的过问下获准开播,进入试播阶段。

  但是,在1999年7月前后, “六频道筹备小组”被突然告知:“六频道”改归四川电视台运营;2000年8月9日,四川广电局正式行文撤消筹备小组,并终止了与高阳公司的合作。至此,“六频道”试运行近4个月。

  仅几个月内,风云就突变,只能激起轩然大波。吴其余说,为了筹办六频道,6个四川广电厅直属事业单位耗尽了财力物力。1999年四川广电厅“川广字(1999)24号”文件也详尽描述了这些筹备小组成员的辛苦。

  其中部分是这样描述的,“音像出版社率先以该社房地产做抵押,贷款300万,订购了设备,开始了6频道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厅检测台台长朱泽云带技术人员冒着严寒安装天线;另外,厅传输中心和702台、704台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怕苦、不计 报酬,加班加点地干……”

  “出钱筹办的时候,四川电视台在哪里呢?”李雁举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这句话。

  他说,“整个‘6频道’的计划要投资6000万,四川电视台当时觉得与他无关,采取了‘不参与、不支持、不投资’的态度,音像出版社和其它所有省广电厅直属事业单位加起来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决定引入社会资金启动筹备工作,于是,签约引进了四川高阳投资公司筹资”。

  从法律角度来说,四川电视台将四川电视经济频道收归自己是合法的,但是,上述变动的后遗症是,四川音像出版社等筹备小组成员单位和高阳公司此前进行了实际投入,该经济频道的创办费如何清理就成了问题。创办该频道时耗尽了四川音像出版社的资金,占用了高阳公司千余万元的投资,但四川电视台认为虽己全面接管六频道, 但不是投资合同主体,故没有理由代“六频道筹备小组”或广电局归还。于是,本就不富裕的四川音像出版社四处追要当初的投资,四川广电系统也出现了为经营权的诉讼——为要回1000万投资及相应损失,高阳公司与四川广电厅(现改为四川广电局)双方诉诸法院。

  四川省高级法院在一审中曾判高阳一方胜诉,2001年,四川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认为,“该案并非出租、转让电视频率,双方仅是共同投资经营六频道的广告业务,并不涉及新闻节目内容,且约定筹备小组出资占51%,为控股方,因此,双方签订协议没有违背国家《广电条例》”。

  但四川广电局提起上诉。在长达两年多的二审过程中,双方终于离握手言和只差一步之遥,四川广电局同意偿还高阳公司1000万元本金及部分损失,双方总算没有撕破脸皮,从而画上圆满句号;同时也给广电改革留下了相当多有意义的思索。

  事件独家分析:电视湘军开拔扩张头筹 四川模式尚待探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广电第一案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