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奶业遭遇复原乳 > 正文
 

禁鲜令纷争未落 乳品生奶收购标准再起争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3:31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本报讯(记者郭文姬) “本来应在制成品中抽检的致病菌项目,怎么落在没经任何加工的生奶上呢?”正当中国乳业界还为“禁鲜令”吵得沸沸扬扬时,有关生奶收购的《鲜乳卫生标准》中的部分条款也引起了奶牛养殖行业的争论。业内表示,该标准从5月执行至今,广东等地的企业都没有实施,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仍执行原来的GB6914《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该条款的可操作性值得探讨。

  记者从广东省奶牛协会获悉,业内对该标准争议最大的是对鲜乳的微生物指标要求。记者从《鲜乳卫生标准》表3看到,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一栏的要求是“不得检出”。

  广东省奶牛协会秘书长、高级畜牧师林树斌指出:“世界各国奶牛养殖业在收购生奶时,都没有对致病菌一项有任何要求。”据了解,生奶一般含有致病菌约10种,而依据细菌培育时间,每份待检测样品的每一项菌种约需要5至7天。一位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鲜奶保鲜时间极短,“如果按标准执行,7天后才加工通过检测的牛奶,这些牛奶早就变臭了!”

  林树斌指出,乳品加工企业在对生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关键的程序就是对生奶里的致病菌进行消毒和灭菌。因此,业界通用的做法是,致病菌的检测放在制成品一项,而非放在生奶项目上。

  与此同时,生奶菌落总数的具体指标也受到业界关注。在新标准中,生奶菌落总数一项要求每克低于50万单位。新标准中对此解释,该标准的条款是通过引用包括GB6914《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在内等文件的条款。然而,令企业困惑的是,原有的标准是将菌落总数分为4级,第一级生奶要求每克含有低于50万单位的菌落总数,最差的第四级奶则要求每克生奶中菌落总数在200至400万之间。“新标准的菌落总数一刀切的做法过于苛刻,让企业难以执行”。

  对此,参与制订该标准的

卫生部有关人士指出,新标准是从源头上更严格地要求生奶的质量,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如果企业有任何意见,可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汇总后再向国家反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