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国保险市场聚焦 > 正文
 

本月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 外资公司数量超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4:24 《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财经时报》相关报道:

  依入世承诺本月全面开放 保险业萧条期是否将至

  截至2004年9月,共有39家外国保险公司在华开设70家营业性机构,124家外国机构设立了187家代表处,而中资保险公司数量仅有77家,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保监会透露,当前接受资格审批的外资保险公司逾十家以上。在资产收益率的比较中,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并不比国内保险公司表现得更好。这证明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也会出现水土不服

  本报见习记者 尊浩

  据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市场开放时间表,2004年11月开始,对国内保险公司的保护将彻底终止,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将不受地域和数量的限制。

  1992年,作为第一个进军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成员——友邦保险公司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营业执照,在上海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随后,外资保险纷踏而至。12年后,这些外资保险公司终于能够与中资保险公司一样,享受到了“国民待遇”。

  《财经时报》从中国保监会了解到,截至2004年9月,共有39家外国保险公司在华开设70家营业性机构,124家外国机构设立了187家代表处,而中资保险公司数量仅有77家。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保监会一位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当前接受资格审批的外资保险公司逾10家以上。

  自1980年起,中国保险业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持续增长。2004年4月,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000亿元,其中,中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9890亿元;外资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35亿元。从增长速度上看,外资的增长率要高于中资。

  虽然如此,国内保险业受到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还是比预期的要小,这是由于中国政府适时把握对外开放的节奏,使得外资保险公司业务拓展的区域和规模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中资继续主导

  恒安标准人寿(英资)市场部袁经理对《财经时报》说,为了及时把握这一天的到来,公司年初就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已将团险业务报经中国保监会审批。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为广泛在华开展各项业务,正蓄势待发,并会随着门槛的消失,而调整相应产品模式和业务递进速度。

  来自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4月末,外资保险公司本年累计保费收入为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左右;外资保险公司资本金共计107亿元,比去年增长27%。这两项增长比例均高于中国保险业整体水平。外资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1倍和6倍多。

  从8月份数据看,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分别在寿险和财险的保费收入中仍然占据着较高比例,但一些外资(含合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在排名表中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各方面显示,国内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和市场规范方面仍然相对薄弱,主要的中资人寿和非人寿保险公司商业化程度比较低,这种营运方式导致它们的财力普遍不足。同时,大多数保险公司的首要关注点仍然是市场份额,而不是盈利能力。

  在销售队伍的建设上,中资公司在学习外资保险公司的一些作法时,更像是在“邯郸学步”,比如美国友邦推行的“代理人模式”,在一些中资保险公司引用过程中却变成了“人海战术”。

  尽管如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保险公司仍会继续主导这一行业。业内专业人士对《财经时报》分析说:在资产收益率的比较中,个别外资保险公司并不比国内保险公司表现得更好;而产险公司的情况普遍好于寿险公司。这也证明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也会出现水土不服。

  另外,外资保险公司并不会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这就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在除北京、上海、广州等成熟市场外的中小城市,仍不会出现中外保险公司激烈竞争的局面。

  外资保险倾向稳健发展

  当然,外资保险公司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从综合实力的比较中,中资保险公司可能会继续得益于国内的关系和销售网络的优势,但外资公司则从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对中资公司造成压力,同时,又可以迅速地得到母公司提供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信诚保险公司的一位人士向《财经时报》坦言:公司的战略导向基于稳健发展。在注重公司治理的同时更讲求资本的科学运营,而“占地盘”并不是他们的所长,当然不排除通过合资或收购中资保险公司的做法,利用中资保险公司现成的“网络优势”。恒安标准的袁经理也说,公司在营销上非常谨慎,发展需要采用一种稳妥的控制成本的营销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到:地域和业务范围的开放速度过快,并不利于外资公司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保险公司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客户群体,然后要理性地选择业务区域,主要瞄准政治中心北京,以及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西部重镇。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险业开放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