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旅游业 > 正文
 

中越边境游尚需双方共同整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08:45 中国经济时报

  实习记者 龙 文 本报记者 李银雁 卢清建

  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这样评价中越边境线上的德天跨国大瀑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个“名不副实”,并非是指德天跨国瀑布本身缺乏吸引力,实际上,到过德天瀑布的人,无不为神奇的飞瀑奇景着迷沉醉。这位游客所指的,是景点附近旅游配套设施的落后。其实,像“名不副实”这样的字眼也同样适合于目前中越边境旅游的现状。

  先天优势不被市场认同

  据了解,在越南政府公布的七个可以接纳中国游客的出入境口岸中,有6个与我国广西接壤。在广西与越南绵延1020公里的边境线上,景点众多,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跨国大瀑布德天瀑布群、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友谊关、有“海上桂林”之称的越南下龙湾等自然、历史、人文景点百余处,旅游资源甚是丰富。

  广西的中越边境旅游开始于1994年下半年,2002年,通过广西口岸出入境的中越两国公民人数达到296.52万人次,其中,由旅行社组团赴越参加旅游的游客达51.21万人次,中越边境游的总收入近10亿元人民币。2003年,虽然受非典影响,但是两国的出入境游客人数仍达到332万人次。由此可见,两国边境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基础。

  但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南宁分公司总经理李咏认为,中越边境游的促销力度显然不足,边境游的档次较低,在中国游客中的认知度不高。从2001年参加边境旅游人次仅占广西全区接待旅游人次的1.136%可以看出,边境游的发展现状与其资源优势极不相称,很多游客对边境游了解很少。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委书记邱东说,优越的边境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边关景区与周边地区精品景区及越南方面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联合,从而直接造成了旅游内容不够丰富。

  中越边境游潜力巨大

  旅游市场的开发,最直接的作用,莫过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有数据显示,与越南芒街一河之隔的广西东兴市边境旅游已成该市的支柱产业。2002年全市旅游总产值达2.1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东兴市2002年城镇人均收入8690元中,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2500多元,达到30%。

  2003年,崇左市共接待境外游客4.25万人次,旅游创汇614.2万美元;国内游客183.31万人次,旅游收入53984.83万元。旅游业已经成为崇左市的重要产业。在最近举行的广西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上,崇左市组织全市各县市区推出了招商项目100多个,各界客商共签订项目23项,签约金额达11.316亿元。

  对于中越边境旅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广西区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副处长程大兴认为,从广西与越南的狭义范围来看,边境旅游是双方旅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区域联动的可能性来看,中越边境旅游是沟通中国和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湄公河大区关系的重要桥梁。同时,它也是东南亚及世界其他第三国客人从东亚转向东南亚的大通道。

  线路开发与整体营销同等重要

  广西区旅游局程处长认为,当务之急要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线路的设计。同时,更要注重中越边境旅游的整体对外营销。这些年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的市场前景看好,高密度大规模的对外营销功不可没。成功的对外营销还应包括对本地旅游产品的营销和被辐射地区整合后的旅游线路的整体营销,充分体现中越边境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的特色。

  作为中越边境旅游的越南一方,越南国家旅游局对外合作司司长武世平说,最近,越南旅游总局发布规定,9月12日后,通过公路或铁路进入越南北方6个省份的中国旅游团,以及通过国际港口进入越南的中国旅游团,只需一个特别许可证,而无须签证或护照既可入境。同时,越南允许中国同一旅游团队从现有的7个边境旅游口岸自由出入。武世平还认为,要开发、利用中越边境旅游市场,中越双方都要加大对市场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坚决打击以劣质服务欺骗游客的不良行为,维护两国景点在游客心中的美好形象。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越边境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