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新政一周年超4成平台消亡

  行业或现新一轮“洗牌”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去年8月24日,号称史上最严网贷新政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炉,网贷行业逐渐告别政策空窗的野蛮生长。如今,“网贷”监管新政实施一周年,超四成平台逐渐消亡,但投资热情依旧不减。业内专家表示,网贷行业正进入规范化发展期,预计下半年第一阵营“跑马圈地”愈演愈烈,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超四成平台消亡

  过去一年,可以说是网贷行业集中“整合出清”时期,超四成平台以不同方式被淘汰。据融360监测显示,2016年8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为1760家,而到了2017年7月底,平台数量减少了42.32%为1015家。其中,大部分为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也有因不符合监管要求主动出清的平台,以及因经营风险而被动淘汰的平台。

  “网贷平台退出的最直接原因,无非是原有资产不符合合规要求。”新联在线COO陈智诚表示,退出平台一般不具备充足的、可持续性的满足网贷小而分散形态要求的资产储备;缺乏可盈利性发展商业模式,运营成本管理失控;自身风控水平不过关,坏账过高导致平台无以为继;没有细分用户群,随波逐流,用户定位不精准;不具备转型的资本(包括资产端、牌照等)。

  业内人士表示,合规之所以有难度,原因是一些平台很难达到监管要求,比如小额分散以及银行存管。红岭创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最后无奈选择清盘退出。在银行资金存管方面,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共有380家平台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仅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7.44%。

  “一年来,行业不断朝规范化、合规化发展,不少平台在整改期内主动转型、清盘。”拍拍贷CEO张俊认为,目前已颁布的各项监管政策,为网贷行业搭起了规范化经营的架构。

  小额消费贷崛起

  虽然网贷平台在逐渐减少,但网贷行业成交量、贷款余额仍在波动中攀升。2016年8月底成交量为1315.56亿,2017年7月底成交量为1912.70亿,增长45.39%,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50781.99亿元。

  强监管之下,许多大额平台难以为继,纷纷转型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这一点从数据上得以体现,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人均借款额从141179.51元减少到62923.43元,小微企业借款、汽车金融等小额消费贷获得长足发展。

  “究其根本,小额消费贷类的网贷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式降低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效率。”业内人士认为,小额消费贷直接为拉动居民消费的购买,提供金融借贷服务,并最终服务实体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小额分散利于降低行业风险,更符合监管层对网贷的期望和要求。

  收益率方面,2017年7月平台收益率为9.50%,比2016年8月上升0.44个百分点。近一年来,各种宝宝理财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网贷平台同样用升息来吸引投资者。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升息并不是长久之计,而随着各地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合规成本仍在上升,平台最后仍需降息维持运营,未来利率下降依然是主流趋势。

  “未来竞争主要聚焦在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和科技金融三块细分领域。”陈智诚认为,未来,谁能拥有更优质的小额分散资产,不断完善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用户使用场景和风控模型,更早、更快、更安全地运用金融科技,谁就能在这场生存挑战中活得“风生水起”。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