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预发行真容渐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9:29 中国财经报 | |||||||||
夏祖军 中国财经报 国际经验表明,实行国债预发行制度有助于缩减国债承销价格风险,增强国债分销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深化国债招投标价格发现功能,提高一级市场定价的准确性。因此,国债预发行对于促进国债合理定价及顺利销售均有积极意义。
“预发行是我国国债市场的创新之举,它的出台意义重大。”广东省东莞市商业银行行长助理李剑青看到国债预发行相关讨论稿时,表情异常激动。8月18日,在大连举行的中国国债发行研讨会上,财政部国债司在众望所归之中抛出了讨论一年多、几易其稿的《中国国债预发行框架设计》。这份由财政部国债预发行课题小组完成的设计方案,构建了中国国债预发行报价、买卖、结算与风险控制的制度框架,借以完善国债一级市场定价机制,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 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国债预发行被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并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这是一种债券虽已被核准发行,但尚未正式发行,市场就对该债券先行报价买卖的行为。”财政部国库司司长詹静涛在研讨会上对国债预发行的基本概念作了权威表述。 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在以往的国债招投标中,部分机构投标准确度较差,致使一期国债最高、最低投标报价相差甚远,给一级市场合理、准确定价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代理投标及招标后的分销行为透明度不高,时有违约现象发生。早有业内人士指出,实行国债预发行制度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框架设计初步完成 据国库司国债发行兑付处处长孟国珍介绍,方案共设国债预发行基本概念、实施国债预发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债预发行基本安排、国债预发行的报价买卖制度、国债预发行的结算与交收以及国债预发行的风险与防范等6章。 近6000字的框架设计讨论稿将我国国债预发行制度的要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预发行参与主体包括A、B、C三类。其中,A类为国债承销团部分甲类成员,B类为国债承销团其他甲类成员和乙类成员,C类为非国债承销团的机构成员;预发行开始于发行公告日,结束于上市前一日,分为报价、买卖、结算和交收四个环节,其中报价买卖为预发行制度的主要内容,结算交收主要是后台服务;预发行采取实券交割了结方式;财政部对净空头承销团成员提供融券服务;清算代理行对承销团成员提供融资服务;预发行实行二级清算制度,C类通过A、B类买入和清算;预发行初期以基准利率国债为主,并将逐渐扩大到所有记账式国债。推出时机已经成熟 种种迹象表明,近期推出国债预发行的可能性较大。在大连研讨会上,詹静涛司长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实施这一制度的可行性。 一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债发行与定价机制。近年来在公布关键期限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计划外,财政部还按季公布记账式国债发行计划,提高了国债发行的透明度,使各类机构有准备地参与预发行买卖报价成为可能。国债承销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培育了市场骨干,使部分甲类成员有能力在预发行阶段进行连续双边报价,为市场提供定价参考。近十年市场化招标方式进行国债发行,这使国债预发行的开展具备了基本的前提。 二是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国债管理系统。国债招投标系统经过多次的升级改造,安全性、效率与操作的方便程度不断提高;国债分销系统也日趋成熟。 三是初步具备了高效、安全的托管清算机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国债市场基本完成了基于电子网络的交易系统和债券的无纸化中央托管结算系统,较好地保证了交易结算的效率和安全。 四是远期交易在银行间市场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为国债预发行奠定了基础。国债预发行是对未来即将发行国债的远期价格在即期进行报价买卖,因此,银行间市场远期交易的推出,为国债预发行的框架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有助于国债预发行的顺利推出。部分限制还应“解冻” 在称赞讨论稿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同时,不少业界人士也指出,由于市场主体内部控制不完善、金融产品品种较少等原因,我国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债发行的制度涉及方面仍有限制。本次预发行讨论稿没能突破这些限制。 中国证监会的代表指出,部分证券机构提出报价买卖环节制度限制较多,给交易带来诸多不便。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应逐渐放宽限制,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对此,国库司副司长周成跃在研讨会总结时表示,财政部将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推出这项全新的发行制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