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研究 > 债券市场 > 正文
 

市场主体资金运作定位是否短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05:3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呈现出持续探底走势,七期国债(2年期)利率仅为1.58%,第74期央行票据(1年期)利率仅为1.42%,均创下了该期限债券利率的新低,而金融机构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分别达到了2.25%和2.70%,出现了资金收益率与成本率倒挂的问题。

  这一鲜明的反差真实地反映出我国货币市场的现状:资金宽裕己经成为常态,货币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运行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改观。在资金形势宽裕的形势下,市场流动
性涌动,推动一级市场收益率快速下滑,严重透支了债券行情,市场操作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对此,有市场人士质疑,认为我国市场主体缺乏自律,资金运作定位过于简单与短视。

  诚然,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央行调控导向等在内的诸多因素都不支持我国市场利率水平的一线走低,但现实中,市场利率的一线探底显示出一些市场主体确实存在过度追逐债券和资金定位简单的问题。

  资金在客观上是趋利流动的,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资金经营部门界定为利润中心,在债券市场上实现的利润在其利润总量中也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受此影响,资金经营部门撇开过多宏观面的因素,将注意点放在资金是否可以得到合理运用这一微观点上,只要资金运作获取的收益足以弥补其的成本,这项资金运用即是合理的。因此,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对资金运作定位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就其自身而言有其合理性。

  市场主体资金运作行为的变化还有着更为客观的原因:一是市场充沛的流动性使得央行宏观调控的成效受到影响,央行政策信号不明显或失效,市场主体对这些政策信号的捕捉和政策走势的判断也受到局限;二是央行市场调控预期与实际调控成效存在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主体的博弈心理;三是外汇占款强行结汇等制度性原因,市场存在过度充沛的资金,这些资金在缺乏其他有效运用通道情况下,纷纷囤集在债券市场上寻求出路。在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之下,市场主体的个体行为与央行的宏观调控表现出一定背离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个体行为与宏观调控的背离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一是宏观政策无法得到有效传导,宏观调控预期受到影响,在宏观调控失效或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下,可能推动管理高层推出刚性的政策工具甚至行政性工具,这将使债券市场面临政策风险;二是市体主体与宏观调控的过度博弈可能使得市场主体在宏观调控中踏空,使得微观主体面临操作风险;三是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理性和建设性,市场主体的过度逐利行为对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无疑有负面影响。

  市场主体资金运作理性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微观主体的自觉自律行为。在宏观层面,货币管理高层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吸纳市场过多流动性、拓宽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渠道、注重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和组合运用等,为市场主体的理性行为创造理想的外部环境。在微观层面,市场主体也必须加强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审视资金运作定位,研究资金经营问题,建立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的机制,确定理性的市场行为。

  作者:黄建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