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短期国债PK央行票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 14:39 《财经时报》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短期国债与央行票据存在一定冲突,这是因为前者对后者有替代作用。

  □本报记者 钟华

  中国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时,终于可以两手并举。

  有关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提高中国直接融资比重的呼声自去年始,此起彼伏。金融主管部门更不遗余力对此进行推动。

  最直接的变化是,新的国债发行制度得以施行。一项名为国债余额管理的新制度,有望弥补原国债赤字管理制度下财政手段的缺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实行国债余额管理意味着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批给

财政部一个国债的市场存量(所谓余额),在此额度之内,发多少国债、期限品种如何安排、何时发行,由财政部自行决定。

  在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看来,更重要的是国债余额管理制度还赋予了国债的金融与货币政策功能。这一作用,将通过央行的市场操作发挥出来。

  外界通常认为,以往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更多地表现在“积极、稳健”几个字的总原则和方向上,但它们在日常操作中却各自独立,彼此缺乏配合。在国债余额管理这一制度下,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品种将获得发行,这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经常沟通搭建起桥梁。

  货币政策职能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否相匹配在经济运行中格外重要。两者作用于经济的结合点是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债券,用以扩张或收缩银行系统内的现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或货币市场利率,最终达到微调经济增长速度的目的。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最主要的是国债,其中尤以短期国债居多。

  但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国债一直采取赤字管理方式,国债发行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其功能单一,总体规模也很小;同时,财政部更倾向于发行中长期债券,缺乏发行一年以内期限国债品种的动力,因为它需要占用当年的发行额度。

  这就造成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工具,央行于是被迫放弃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标的物,在2003年发行央行票据来充当这一职能。

  采取国债余额管理后,一年期以内的国债品种,不会增加下一年度国债市场的余额,因此,也无须列入该年国债发行计划,这就为短期国债的发行打开方便之门。

  就中国当前而言,短期国债发行可以缓解商业银行充裕的流动性、缺乏良性投资品的现实问题。

  在杨涛看来,短期国债具备高流动性、高安全性,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这也符合政策原理和国际惯例。

  工具之争

  但国债要想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职能,还有待财政部和

人民银行之间密切配合。

  有关货币政策专家指出,人民银行今后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还需综合评估财政部国债余额的执行情况和具体操作,因此,货币政策决策的难度会有所提高。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短期国债与央行票据之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这就需要两者的协调与配合。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杨涛看来,央行票据虽然一直被看作过渡性的工具,但在短期内,央票不可能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央行票据的规模较大,2005年的发行量达到2.75万亿元,而同期发行的国债仅为5000多亿元;二是央行票据已经运行较长时间,已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在短期利率中享有“话语权”;三是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主要是出于对冲外汇占款的需要,短期国债主要还是基于财政政策的需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

  杨涛认为,短期国债最终将替代央行票据的地位。与此同时,央行票据面临高成本、税收、超额利润和影响长期利率等诸多问题,大量的央行票据发行将弊大于利。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主要以频繁回购和现券买卖为主。在这样的公开市场操作形式下,央行票据将淡出公开市场。

  刘尚希预计,未来2~3年,短期国债将对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地位造成巨大冲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