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债券市场 > 正文
 

企业债大扩容依然抢不到 业界呼吁加快发行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0:13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张柏松

  今年以来,企业债发行规模较以往两年明显增加,512亿元的发行额度接近去年的2倍,但不少券商仍然在抱怨:企业债太紧俏,难以买到。    

  企业债为何供不应求

  发行额度大幅增加,为何仍然是一“债”难求?业内分析认为,这是今年债券市场的大牛市和企业债审批发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牛气冲天,1年期央票利率屡创新低,8月2日跌至1.3582%历史低点,同期国债指数再创新高,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下滑,但企业债却由于发行周期和定价机制的原因,与目前的市场利率产生了一个时间差。

  华安基金黄勤表示,企业债发行流程较长,从申报到审批、发行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期间的市场变化巨大。去年5月份债券市场反转以来市场利率不断下滑,而企业债是参考前期市场的发行利率,加之企业债总体发行规模仍然较小,各路机构自然对其趋之若鹜。    

  承销竞争更趋激烈

  据了解,企业债从2003年中期开始面临一个不景气的循环周期,随着2003年下半年二级市场的大幅度下调,企业债的发行难度加大,特别是10月份以后发行的债券,明显陷入了发行困境。如今债市走牛,此前叫苦不迭的承销商们开始笑逐颜开,承销企业债的积极性高涨。

  承销商拿到债券即意味着稳赚不赔,不仅可以通过将债券卖给某些关系户以换取其他资源之外,同时也可能将债券卖给自己控制的企业,赚取其中的利差。而与承销商关系不好的需求者自然难以如愿地从一级市场拿到债券。

  据了解,在这种一“债”难求的形势下,一些承销商往往会投桃报李,优先照顾那些前两年弱市时曾给予支持的需求方。    这种包赚不赔的局面也加大了承销商之间的竞争。券商作为主要承销机构,原来基本上被少数几家大券商垄断,现在一些新晋券商也跃跃欲试,挑战他们这一格局。

  市场化发行机制是关键

  一位银行交易员表示,要改变目前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市场利率回升,但这短期内不会实现;其二,审批机制发生变化,定价更加市场化,并将发行范围放宽。

  我国的企业债市场运行的法规依据仍然是1993年8月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它存在额度管理、利率核定、发行主体范围狭窄等弊端。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限制使得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规模在资本市场融资总额中的比例依然较低。目前这一比例尚不足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曾呼吁,应尽快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取消企业债券市场的行政审批制度。他认为,短期融资券大大缓解了企业短期资金来源问题。但要解决非银行融资体系的瓶颈问题,必须尽快取消企业债券的行政审批制度,采取市场化发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央行的总量货币政策信号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

  不过,发改委秘书长曹玉书表示,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企业债券的审批是有必要的。因为企业债券还是应该规避风险,如果大家随意去发,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局面。

  但无论如何,审批机制的变化还是在进行当中,之前也有消息称,企业债券上市审核即将提速。目前有关主管部门拟立规要求企业债券应于发行结束后半年内申请上市。据发改委官员透露,为鼓励直接融资比例的增大,发改委将继续加大支持企业债发展的力度,下半年乐观预计将又有300亿元企业债发行。照这种估计,今年企业债的总规模将达到600亿元,超过国务院年初批准的年度额度512亿元,企业债供应不足可望稍稍缓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