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水电气调价之路 > 正文
 

涨价不应是资源体制改革的唯一选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9:32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日前,在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专家们的普遍意见是,在多年的政府管制下,中国煤电油气水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太低。官员们的意见则是,资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对资源价格进行改革,确实势在必行。因为目前我国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构成不合理,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而且资
源性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也不合理。因此,我国要摆脱目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应从改革资源的廉价或无偿使用制度入手,在全面实现资源有偿使用的基础上,稳步实施资源价格改革。

  其实,我们不但应该实施资源价格改革,而且应该对我国整个的自然资源体制进行改革。否则,所谓的改革就可能成为涨价的代名词。

  我国资源管理体制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职能的综合性。一方面国家作为资源的所有者具有所有者权能,另一方面国家还担负着资源管理职能。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同的身份而有不同的责任和目标:作为资源的所有者权益代表,政府所谋求的是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对资源的管理又必须着眼于资源的保护、发展及合理利用,其主要目标在于社会公益的最大化。

  由于没有对资源管理与资源经营进行明确的划分,混淆了公共职能职责和所有者权益,造成资源管理和所有权的运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导致自然资源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地方化、行业化。因为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由于没有政府职能转变的配合,在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过程中,政府权力与区域利益相结合,不仅导致了经济领域的诸候经济形态,而且在自然资源方面也出现了分割化控制的倾向。

  资源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决定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正确把握哪些事该管,如何把该管的事管好,是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管理体制的核心。假如不从理顺资源体制入手,那么,涨价就可能成为自然资源体制改革的唯一选项,新一轮的

能源改革就可能再次成为地方部门和个别行业谋求私利的最佳借口。

  作者:谭雄伟

  (来源:上海

证券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