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最近,浙江凡尔顿集团董事长骆金星不得不坐镇瑞典,其在在瑞典南部古城卡尔玛市郊开发的“瑞典中国商贸城”,遇到了麻烦。5月30日,投资12亿元的瑞典中国商贸城工地接到瑞典生产安全管理部门的警告,要求他们消除工地的不安全因素,否则将罚款50000瑞典克朗,如果仍旧不改进,将双倍罚款。[全文] [评论]
凡尔顿集团

   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浙上市(2004)24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目前集团总资产达50亿多元。公司产业涉及汽配、农机、电动车、造纸、房地产、建筑、园林、酒店宾馆、内外贸易等,是集实业投资、科研、制造、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除公司总部外,还下辖六大集团。

瑞典中国商贸城

  欧洲商贸与生活一站式实现
  为投资者在瑞典注册一家国际公司,按照相关规定投资方可由三个股东共同投资该项目。由凡尔顿集团提供一系列投资保障服务,并有世界最知名的财务咨询机构--德勒公司提供该项目的财务、公司注册等系列经营服务,德勤法律事务所提供工作居留等所需要的投资咨询服务。
  超低成本与世代经营 投资瑞典中国商贸城不但自主永久拥有不动产作为投资者的固定资产,免去了房租成本,同时也拥有了世代经营和增值保值的资本。
  拥有三处永久不动产
瑞典中国商贸城(瑞典·卡尔玛)
瑞典世福别墅 (瑞典·卡尔玛)
杭州北欧风情苑公寓(中国。杭州)

凡尔顿董事长骆金星:下一站瑞典
小调查
小调查
瑞典中国商贸城会顺利成功吗?

不会
不好说
中国商业走出去对当地的影响是
经济文化顺利融入,共同发展
无法结合,最终失败收场
还需要观望

 造城
发现商机
  瑞典当地人消费的日用品,有80%-90%都是中国货,但是这些产品并不是直接从中国运来的——整个北欧四国地区都没有中国商品市场,货源需要从意大利和中东转过来。“一个这么高端的消费市场,大量的日用品却是三手甚至四手的,这就是很好的商机。我就想,如果能在当地做个中国商品贸易城就好了。” [全文]
瑞典政府的一笔账
  2500家中国商人去当地做生意,就算每家一年只交5万块钱的税,那个税收也是不得了的;另外,这2500个商人过去,加上他们的亲属,大概有七八千人,他们在当地生活,要有保安、水电、维护、卫生,可以全面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早几年,瑞典把本土的很多加工企业都搬到了中国,这造成了相当大的贸易顺差,国内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全文]
 利诱
投资瑞典
  花上300万元人民币,不仅能够得到一个摊位的产权,还能一家三口办理瑞典移民,获得当地的永久居留权,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此外,你还能得到瑞典和中国杭州各一套免费赠送的公寓。 [全文]
  投资瑞典中国商贸城可以获得一家瑞典公司及三项房产,目前的价格是360万元人民币。这三项房产是位于卡尔玛的瑞典中国商贸城40平方米的商铺、一套70平方米的公寓,加上位于杭州城北的一套80平方米的公寓。 [全文]
中国人的趋之若鹜
   国内中小投资者正在疯狂涌向瑞典,仅仅一个多月时间,瑞典的中国商贸城首期推出的精品展示中心300个商铺,在25个国家同步招商中,竟被清一色的中国内地中小投资者全部拿下,还有7000余名内地投资者排队等候后期商铺,不少人正托各种关系试图快速进入瑞典,这一情形让业内相关人士异常惊讶。 [全文]
 遇阻
质疑:永久居留权之争
   2006年10月,南瑞典日报报道,凡尔顿在中国对外承诺投资人可以获得瑞典国籍,投资在2百万到3百万就可以在瑞典获得一套别墅,一间商铺和杭州的一套公寓。但是接受本报记者咨询时,瑞典驻上海领事Lars Anderson表示,他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没有人可以保证拿到瑞典的永久居留权 。
   今年6月,南瑞典日报再次报道凡尔顿承诺投资瑞典可获瑞典永久居留权。对此,瑞典驻上海领事Lars Anderson向本报表示“谨慎乐观”。[全文]
劳工的低成本
   卡尔玛市郊的土地价格虽然很便宜,但是当地工人的工资可不低。根据瑞典工会组织的集体合同,工人工资应该为26000-27000瑞典克朗/月,外加津贴。
  凡尔顿将项目交给中国的工程公司,派遣中国工人到瑞典施工,第一期工程一共有32名工人施工,工期为3个月,每个工人3个月一共只需要支付7000元-15000元的工资。 [全文]
凡尔赛的资金链
   有杭州的消息人士透露,凡尔顿集团由于项目太多资金链紧张,至今仍未交清14号地块的土地款。而瑞典中国商贸城项目,使用的则主要是私募资金。
   招商资料所说的三处房产,目前都在建设之中,现在去买,等于是给开发商提供融资。  [全文]
 中国商业走出去的困难
瑞典中国城里的文化冲突
  “只要你开了道小门,中国人就会如潮水般涌入。”世界对于庞大的中国移民以及“中国制造”商品的不安由此可见一斑。一些西方人说,这种由中国商品、中国资本以及由中国移民带往全球各地的“中国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
  这种带有一丝恐慌情绪的论调很好地注解了西方对中国的复杂心态,也提醒新一代中国商人在试图对接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温和、更加耐心 [全文]
中国商人招惹了谁 禁商壁垒下华商出轨
  在东南亚,来自中国的摩托车和啤酒企业,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被政府条例驱除出市场;
  在南亚的印度,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一直受限;
  在非洲,中国已做出表态,“我们不会席卷一切商业机会”;
  而自今年4月1日起,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将先后实  施限制外籍商人的法令或措施……
  俄罗斯出鞘“零售禁令”
  从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国人在售货摊、市场以及商店以外的场所从事零售业的人数应限制在零售业总人数的40%,全国115个大型露天市场将陆续关闭。从2007年4月1日开始,外国人将被禁止从事零售业。…… [全文]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