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俄罗斯《autoreview》(汽车观察)杂志社最近宣布,在其所做的碰撞试验中,奇瑞旗云碰撞成绩为近3年来俄罗斯最差的测试成绩。消息一公布,就迅速在业界和网络上传播开来,对奇瑞的指责声响成一片.这也是第三家在海外受到碰撞质疑的中国国产汽车企业。奇瑞汽车并不认可《autoreview》这一说法,表示该份结果与5月份的同级别碰撞测试结果迥异。[全文] [评论] >>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简介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坐落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奇瑞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详细][尹同耀简介] [奇瑞之路]

碰撞试验小知识:NCAP是什么
  NCAP即为新车安全评价规程,是由中立的第三方建立的一套车辆安全评价体系,可以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它所规定的实车碰撞速度比政府制定的安全法规的碰撞速度要高,从而在更严重的碰撞环境下评价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头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程度将试验车的安全性进行分级。
  根据各国车辆构成情况、碰撞事故特点、技术水平等原因,每个国家所实行的NCAP在试验项目、试验条件、撞击速度和撞击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小调查
你认为奇瑞遭遇碰撞门,是否应该归因旗云技不如人?
应该
不应该
不好说
你会认为奇瑞遭遇碰撞门事件是俄罗斯国内贸易保护受害者?

不会
不好说
相关专题
 
 事件:旗云在俄罗斯陷入“碰撞门”
被指近3年来最差碰撞测试成绩
 
  近日,由俄罗斯的权威汽车杂志《autoreview》(汽车观察)6月号刊发的一则报道引起业界轩然大波。报道称,经过其组织的碰撞试验,奇瑞Amulet(旗云)创下近3年来俄罗斯最差碰撞测试成绩,当旗云样车以64km/h的速度撞击40%偏置障碍物时,其车身结构瞬间发生可怕的变形扭曲,驾驶员位置的仿真假人甚至在强力挤压下发生部分解体,而真实事故中驾驶员几乎没有生还可能。[全文]
奇瑞在俄罗斯的销售情况
 
  奇瑞目前在俄罗斯的销量甚至已经超越了大众、本田、铃木等畅销品牌。目前奇瑞公司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市的阿夫塔托尔(autotour)公司正在加紧推进年产20万辆的项目。相比之下,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的占有率以每年10%-12%的比例萎缩,其最大的伏尔加汽车厂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3年的63%降到40%以下,并几度停产。[全文]
 回应:奇瑞打破沉默 碰撞背后有黑手
碰撞测试标准有差异
 
  “今年5月份奇瑞在上海已经通过了欧洲法规标准的碰撞,在碰撞环节上已经达到欧洲标准。”奇瑞在上海所做的碰撞,选择的是具有世界权威的VCA认证机构,参照的标准是欧盟制定的ECE R94标准。而汽车杂志取的是欧洲NCAP标准。NCAP制定的碰撞标准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行业权威。[全文]
竞争对手搞鬼?
 
  《autoreview》声称:测试当日,奇瑞俄罗斯公司负责人到场。但奇瑞汽车相关人士表示:从负责海外出口事务的奇瑞汽车国际公司了解到,在组织碰撞时,并无奇瑞汽车人员监督,因此很难评判该项碰撞的公平和透明性。此次试验的瓦兹厂的被动安全碰撞试验室属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卡丽娜系列轿车是奇瑞旗云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因此奇瑞认为这次测试的权威性将大打折扣。[全文]
 分析:技不如人还是贸易保护受害者
技不如人还是贸易保护的受害者?
 
  “这款车本来就不适合出口。”一位奇瑞科技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奇瑞所有的产品中,旗云技术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旗云虽然经过多次升级,但是在奇瑞的产品系列中,技术比较落后,《autoreview》选择这款车,而不是其他奇瑞在俄罗斯销售的车型,抓的正是奇瑞的薄弱之处。[全文]
 观察:中国产品遭遇海外安全门
海外市场门槛正在提高
 
  在一家国内汽车企业进军德国之后,德国媒体连篇累牍惊呼,随即而来的就是碰撞测试低星级的报告公诸于全球。而这一次,奇瑞汽车则受到俄罗斯媒体的抨击。
  是中国汽车真的技不如人,还是中国汽车巨大的竞争力导致了恶意曲解?又或者两样兼而有之。无论如何,曾经向中国汽车企业大开的海外市场的门槛正在提高。
   面临同样遭遇的还有牙膏、汽车轮胎、玩具等正频遭形形色色的质量安全门,各制造商只有尽快掌握竞争规则,努力提高科技含量,才能获得更多市场空间。[全文]

网友评论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王有涛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62675167

查看 更多评论>>>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