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一个奇特的图景: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尽管物价徘徊不前,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们却一再把资金投入生产和再生产,把大量产品推向世界各地——一个不可能持久的增长模式。   
  2005年前八个月,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顺差。出口的旺盛和进口的局促,对本来就面临升值压力的汇率问题火上浇油;接踵而至的,则是贸易摩擦的加剧。
   正如美国的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储蓄率过低,中国的贸易顺差的真正根源则在于储蓄率过高。这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景: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尽管物价徘徊不前,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们却一再把资金投入生产和再生产,把大量的产品推向世界各地。   
  这一增长模式不可能持久:一边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上升、油价高涨造成的外部环境恶化,另一边是产能过剩造成的企业利润率下降、供给过剩引起的产品价格的下降,有可能带来通货紧缩压力。继1998年之后,“扩大内需”再次成为决策者和学者们振臂高呼的口号。
  与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拉动消费而不是鼓励政府投资,获得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在识者看来,这不应当仅是一次熨平经济波动的短线操作,而应与公共财政转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而与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课题结合起来,进行结构性调整。
  在中国经济新拐点来临之际,《财经》采访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内的诸多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在为当前经济测温同时,以期获得各界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评论]
会诊中国经济
   8月下旬,宝钢公布了四季度钢材价格。数据显示,钢材价格平均下调8.6%,最大幅度下调达到33%,国内外市场随即一片哗然。   
  与价格下调相对应的,是庞大钢铁产能的持续释放。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估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9亿吨,年增幅23%;到2007年年底,产量可能达到5亿吨。   
价格厮杀从国内拼到了海外。2004年净进口钢铁1500万吨、作为全球第一大钢铁进口国的中国,今年上半年净出口粗钢达到了229.33万吨,预计全年净出口额将达到500万-800万吨。“如此短时间内发生彻底的角色改变,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原材料市场大逆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甚至有如此评价。   
  自2003年以来一直高呼“中国面临产能过剩”的宏观经济学家们,终于在钢铁市场上得到了最为直观的注脚。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机电产品、纺织品和高能耗产品中。今年1到8月,机电产品的出口同比增幅高达33%,而进口增长只有10.8%。   
  今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亦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积累着。据海关最新修订数据,今年前八个月贸易顺差已近608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000亿-1200亿美元,而去年全年只有320亿美元,其中上半年的数字还是负数! [全文][评论]
千亿顺差之谜
  在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创下的608亿美元贸易顺差纪录中,从出口同比增幅的角度看,无论出口数量还是金额,钢材、成品油和汽车零件都位列前三甲——此三者今年1月到8月的出口额,分别比去年增长了121.6%、90%和55.4%。
  不过从出口量值考察,更庞大的出口大军在于机电、高新技术和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中。据前八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8%,是出口产品中真正的生力军。但是今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在30%以上高位增长的同时,进口却大幅回落,前八个月的进口增幅比上年同期下滑了29.2个百分点;到8月底,仅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顺差已达445.5亿美元。   
  关于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一种解释是受人民币升值传闻影响所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分析认为,去年以来加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给了企业巨大压力。由于担心人民币升值后受到损失,很多厂商提前交货,争取早日结汇,由此带动了部分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而进口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使一般贸易项下部分商品被推迟进口,前八个月进口额下降8.5%。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即持“升值压力说”。在他看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速了出口,同时延迟了进口;两相作用,进出口顺差在这段短暂区间内迅猛冲高。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悦泉对此并不以为然。“汇率预期短期内一般项目上很难控制,企业对机械设备进口汇率弹性短期并不大。” [全文][评论]
周小川谈治本之策
  《财经》:在去年2月举行的“《财经》年会”上,你讲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今年7月,中国推出了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你认为今年的贸易顺差是否仍会比较大?国际收支和去年比较如何?汇率改革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是充分?   
  周小川:从今年GDP增长的趋势看,投资的贡献率有所下降,消费占GDP的比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而净出口的贡献率依然很高。总的来看,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加重。   
今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了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水平进行了升值2%的初调。选择2%初调水平的依据是,过去五年(2000年到2004年),我国平均年商品与服务贸易顺差在200亿美元左右(比如去年商品贸易顺差32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约100亿美元,两项合计顺差200亿美元稍多),占GDP的2%左右;同时,测算到中国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因此,2%的调整基本可以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   但是,2005年的情况又有新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600亿美元,预计全年也将明显超过去年的数字。因此,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和均衡与否,成为一个需要及早研究、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一个国家贸易顺差的调整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包括名义汇率在内的相对价格、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可以部分消除贸易顺差;二是对大国经济而言,更为重要的方面往往是国内的结构调整政策。大国经济的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往往远大于汇率的作用。日本、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全文][评论]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82628888转5981          来信至:finance1@staff.sina.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finance1@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