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化学变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银行业改革是无法脱离现有的体制环境而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改造 特约评论员 刘煜辉 12月5日,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将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积极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面对2006年大限将至,“以开放促改革”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银
穿越论争的尘嚣,我们看看问题背后的实质,其实就是:中国银行业究竟要怎样改,改革的核心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理清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之本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本质上是体制和制度性风险,其核心表现是:政府干预的介入面和程度没有跟随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而相应缩小和弱化,长期实行的政府主导的集中型金融制度以及政府在转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缺乏市场定价和风险分散机制,从而导致金融系统运行的低效率,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积聚。 在过去20余年的改革中,政府尽管从一开始就强调“减政放权”、“松绑让利”、“转变政府职能”,但实际上在很长时期内政府支配资源的能力是在不断增加的。在1980年代后期的“拨改贷”中,政府把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从财政交给了银行,但却没有放弃对这个投资的支配力,资源配置的权力仍在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实际上对银行信贷发放有很大的影响力。 而且,现行体制中自上而下的GDP考核以及辖内公众监督的机制缺失,使得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不断强化资源的支配权。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官员可以根据自己晋升的各种政治和经济的目的,对不同企业给予不同的安排。结果,往往是资本密集型、高能耗、高产值的大型企业很容易用较低的价格取得土地,而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政府应有的支持。于是我们看到,在此背景下大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得不以变异的行为“另求他途”。 此外,现代工商业需要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可以预期的经营前景。如果所有企业只是和政府进行一对一的利益博弈,那么所有的企业都将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由此导致的主体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对企业和银行而言,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银行改革的重点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而不仅仅是银行本身。政府职能不转变、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不转变,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环境不确立,银行的很多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换句话说,银行业的改革是无法脱离现有的体制环境而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改造。只有在政府改革到位的情况下,银行改革才可能实质性地推进。因为现代银行业经营风险大、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大,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大。银行业的高风险,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对外部制度环境的高度依赖性。一个健康、高效运行的银行业,一定需要一个完善有效的外部体制环境。 再回到“贱卖论”,外资引入也许能起一定作用,但绝不可能是主导性作用,体制不革新,所谓战略投资者最终也会蜕变为财务投资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依然是“物理变化”,而永远成不了“化学变化”。可见,实质性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需突破现有的注资与股份制改革的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