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正文
 

中行引资悬疑进入高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8:25 周末画报财富版

  中国银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可说是既漫长又波折。在经过近两年的扰攘后,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了中国银行第一家正式被确定的战略投资者。这场中行引资悬疑随之进入了最后高潮。

    撰文 冯觅

  中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一直频传“绯闻”,被传出的“准女婿”名单也有无数个版本。但在这一团迷雾中首先现身的却是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同时,中国银行把引资这个悬疑推向了最后的高潮。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8月19日在新闻发布会说:“我们的谈判还没有结束。苏格兰皇家银行不一定是唯一的战略投资者。” 谁会是下一个幸运儿?

  苏格兰“贵族”先发制人

  8月19日,中国银行公布由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一个财团将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银行10%的股权。这个财团的其他两位成员是大名鼎鼎的美林和香港实业家李嘉诚。终于,吊了中外银行业人士两年胃口的中国银行引资方案终于有了第一个解答。而中行战略投资者资格争夺战进入了决战阶段。据业内人士推测近期内中行的所有战略投资者就会全部确定下来。

  在本次引资确定前,苏格兰皇家银行(下简称RBS)没有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却他们是第一批试图敲开中国四大行入股大门的银行之一。RBS与中行的接触在今年2月经媒体曝光。在4月,RBS就与中国银行签订了在信用卡业务领域的合作备忘录。这比美国银行与建设银行的协议还早了一个月。因此,看起来默默无闻的苏格兰银行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入股中国银行的大热人选。

  RBS虽然不被中国人所熟悉,但实力却不容小看。它以700亿美元的资本规模成为全球市值第五的银行,在欧洲仅次于汇丰银行。何况RBS还有一位银行界里出了名的铁腕人物——Fred Goodwin。这位让有275年历史的RBS在短短几年里迅速成长,走出苏格兰高地的英国爵士一直坚持要在中国寻找到最好的落足点。实际上,在本次股权交易中,Goodwin在本次马拉松式的谈判中也确实显出了自己独特的本领。

  但Goodwin是否能成为中行引资大戏里的最终胜利者?这就不是他的铁腕和精明能解决的了。知情人士透露,苏格兰皇家银行与中行签署合作协议将无形中加快其他投资者的确定速度。由于苏格兰皇家银行是以潜在的战略投资方与中行接触的,因此谈判的重心就落在了业务合作等事项,谈判难度较大,耗时甚多。中行和RBS的谈判为后续的引资提供了范本,因此其它引资谈判有可能将在近日签署并公布。

  根据《财经》杂志引述消息人士称,中行将一举引入多个外资合作者。根据《金融时报》最新消息淡马锡很可能将成为另一个拥有9.9%股权的战略投资者。余下的5%左右的股份极有可能会被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瓜分。在群雄并举的形势下,哪位战略合作者能取得更大实际效益,实现预设的策略决定权是在中行手里。

  三类女婿两种面孔

  提高资本充足率并非中行面对的最大问题。中行有我国财政的巨大支持,资金从来不成问题。据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透露,中行本次引资的核心不是引入资金而是引入有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机构来完善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中行本次引资过程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耗在了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中行明白,只有选对了“伴侣”才有美满的“婚姻”。

  中银香港总裁和广北日前在一公开场合表示,入股中行的海外股东可分为战略投资者及策略投资者及公司投资者三种,战略投资者会与中行有业务上的合作,但策略投资者及公司投资者主要是着眼于资本投入的回报。这三类投资者在投资策略和中行日后的经营合作上都大相径庭。和广北指出目前内地银行界定的“战略投资者”与“策略投资者”的身份差别的关键在于这两种境外投资者对所入股的中资银行有什么推动作用。他表示,战略投资者不仅会给银行带来一定数量的资金,还要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而策略投资者相比之下就是一个较短期的定义。他们或许更看重通过中国内地银行在上市前后的股价差获取套利机会。明显地,中行目前最需要的是有管理经验的战略投资者。中行对外资合作方的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各海外投资者日后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

  从中行的这些定义来说,RBS和淡马锡绝对属于“目光长远”的“战略投资者”。这从RBS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作为和姿态里可见一斑。

  出于争夺IPO业务和套取股差利益的瑞银集团采取的是高调策略。在今年6月就通过英国《金融时报》单方面高调宣布拟斥资10亿美元购入中行股份。此策略很可能是为了能震慑其他投行做出的。

  与瑞银集团的高调不同,RBS在整个入股谈判过程中都保持低调。RBS明白中行的犹豫心态。中行缺的不是钱,而是实实在在的业务技术支持。但同时他们也担心引资行动成了“引狼”行动,平白无故地培养了日后的竞争对手。RBS巧妙地利用了中行的这种心态,把自己在内地没有分支机构的“弱势”化为“优势”。

  正因为RBS目前在中国“势孤力单”反而可能给中国银行更高的安全感。(极有机会成功购入中行9.9%股份的淡马锡在中国内地也没有分支机构。)同时,他们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野心,一直只保持5%左右的认购额度。同时RBS又精明地为自己安排了后路——其它两位分属“策略投资者”的同盟。在3年的持股冻结期后,RBS极有机会从另外两个盟友手上购入合共4.8%的中行股份。

  在业务技术支持方面RBS也向中国银行作出了积极回应。作为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RBS将在信用卡、理财、公司业务以及个人财产保险等业务领域向中行提供全面支持。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银行营运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看来RBS的战略初步获得成功。它们是下定决心要在中国打一场持久战了。

  一人有一个心思

  没有无缘无故的投资。在中行的引资行动中各方都有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景也有各自的顾虑。从本次的引资安排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参与各方到底在打什么的算盘。

  首先我们说说中行为何要选择一个由三个投资者组合而成的财团作为战略投资者?这实际上是中行在引资现实环境和经营稳定性间的一个平衡决定。中国四大行在外资眼里固然是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但四大行沉重的不良资产,频繁的财务丑闻,严苛的持股比例限制都让外资行望而却步。同时合理引入长、短线投资者不但比找单一的策略投资者容易,而且也有利于实现中行优化治理、业务合作和竞争回避的原则。本次由RBS牵头的财团明显就是长、短线投资者结合的典型。

  根据李嘉诚在2003年中国人寿上市时的投资做法,本次他也很可能是短线操作。意在3年冻结期后在二级市场上抛售中行股份获利。同时,诸如美林之类的投资银行,往往把资本的获利性放在投资的首位,也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抛售股权。中行董事长肖勇日前就指出:“真正影响较大的是战略投资者。3年之后,中行应已上市,即便美林和李嘉诚届时退出,对中行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总体而言,这不失为一项考虑周全的投资安排。中行正考虑未来在港股市场及纽约交易所上市,而李嘉诚在香港地区的品牌和号召力不言而喻,他以私人基金入股,可以极大地提升港股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指数。

  本次引资方案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中行给了RBS及其盟友们一个前所未有承诺。中银集团保证RBS牵头财团的投资不受中国银行财务突然恶化和其它风险的影响。这是购买中国国有公司股份的外国投资者所获得的第一个此类担保。

  西方投资银行家们认为此举可能对中国未来的股份制改革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并促使其它外国企业寻求类似的安全保障。实际上,根据《金融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称,淡马锡在谈判中立即要求中行也提供类似保护。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外资行对入股中资行最疑虑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中资银行在过去漫长的“黑箱”经营期累计下来的财务和诚信风险。正如一位驻华银行家说:“许多公司曾经试过游说中国国有银行提供类似保证,但中国政府过去总是说‘不’。这次可能开了一个先例。”在获得中国政府的风险担保后,外资银行也许会一改以往犹豫不前的态度,激起另一个入股大型中资银行的热潮。

  诚然,中国四大行的引资行动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每一次的引资谈判都将会是一个进步的机会。中行的引资就比建设银行的引资多了现实考虑,通过同时引入多个战略投资方达致内部势力的平衡。但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的问题仍有待在日后的摸索中解决。

  新浪财经声明:未经《周末画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以上作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