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卖股的生意经:严格监管使外商趋之若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4:5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南岭 没有卖不掉的东西,只有卖不掉的价格。在这一原则上,卖大白菜和卖银行的股权并没有什么不同。8月18日,中国银行宣布与世界第六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据悉,该笔合计31亿美元的投资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首,但其中的15亿美元来自投行美林和香港大亨李嘉诚。
这笔交易对于待字闺中的中国银行乃至整个中国银行改革的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前两个月中,建设银行已经率先和美洲银行以及淡马锡达成了相关交易。对于立志整体走向海外资本市场的国有银行来说,决定成败的也就是那么三步: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 其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牵涉的问题最复杂,也最为重要,其还将决定公开上市的速度及质量。此前,中建两行为完成这一步经历了太多的拉锯和坎坷。说其复杂,在于价格难定。这个价格,并非是一次性投入多少钱的形式问题,而是能为战略投资者提供多少合作权益以及政府是否为其投资提供担保的问题。 战略投资或许是一场“项庄舞剑”的戏,取得合作后的关联权益,借此抢占中国这个巨型新兴经济体的先机才是外国人的目标所在。合作权益的重点一是董事会里的话语权,二是在利润丰厚的信用卡等领域的合资权益。在是次中行的引资交易中,苏格兰皇家银行获得了中行董事会的一个席位,并获得了在信用卡、理财、公司业务以及个人保险等业务领域进行广泛合作的许可。 此外,在政府担保投资风险的问题上,争议最多,波折也最大。早在交通银行IPO之前,就有海外投行要求政府为战略投资者提供担保,当时被央行毅然拒绝。这一问题之所以敏感,就在于政府一旦提供担保,不仅仅意味着财务风险,更可能带来银行经营重新落入“慈父主义”软约束的改革风险。 不过,国际投行人士也对此发表了很有说服力的见解,通过其他转型国家的实践经验,其论点重在阐明国有银行历史问题的复杂和银行改革的艰巨性。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至少在建设银行的引资交易中没有看到这种担保的痕迹。 与交易价格相关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承销商资格的问题,这个环节后来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也促使引资谈判重新变为一盘活棋。自从银行引资谈判启动以来,一直是秉承此前国企红筹的经验,意图采取战略注资者与承销商合一的模式。 这种“糖衣炮弹”的模式遭遇了“糖衣笑纳,炮弹退回”的结局,承销商资格的争夺发展到了分别由各国前政要出面的层次,但战略引资却难见成效。这个局面凸现了国有银行上市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今年以来,上市操盘者的思路似有转变,扩大了选秀范围,美洲银行、淡马锡、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新面孔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并表现出了比老牌银行们更大的诚意和热情。 在这场近似“买方市场”的重大交易中,中方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的谈判策略。在中方的棋局中,以上市促改革、也就是所谓的“倒逼”策略自始至终没有改变。不过,在谈判的初期,这种策略的使用似乎显得有些机械,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在张恩照事件后,中国银行业监管骤然加紧,在处理剥离资产存在问题以及打击金融犯罪问题上体现了决心和高效。虽然很难证明这点与后来引资之门迅速洞开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至少可以肯定,今年3月之后外商们开始趋之若鹜地参与注资竞争,已经表明外商们肯定了加大监管的正面意义。 从完成银行改革的大局来说,在引资交易上永远是中方赚大钱,外方赚小钱。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最后的果子能不能吃到口中,还取决于国内对银行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或许,严格监管正是在这一方向上迈出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