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与南方基金强势合作,业界更多的看法是,中信银行在零售银行市场方面的拓展,已再下一城
□ 本报记者 邓妍
谁也没有料到,中国的商业银行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具有绝对突破意义的一项历史性
合作,竟然让刚刚更名不久的中信银行与南方基金抢得头彩。
12月5日,中信银行宣布与南方基金联手推出全国首张基金联名信用卡。这项合作咋一看去,只是银行业众多拓展信用卡市场的活动之一,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
实则不然。这是刚刚更名的中信银行确定其战略定位——零售银行方向后的一次重点出击。
《财经时报》此前在对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专访时了解到,从“中信实业银行”蜕变为“中信银行”,其背后绝不仅是让称呼显得简洁、上口。两字之差,折射出了该行的发展方向、经营思路及市场策略等方面将发生巨大变化。
“未来的变化表明了一种决心,这就是要使自己更快地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过渡。”
采访之时,恰逢陈小宪从招商银行至中信银行上任整一年,一年的拼下来,陈小宪最大的感受是“不轻松,说句心里话,确实不轻松”。
这种压力,正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变化中的一个缩影。
截至10月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量折计人民币5762亿元,比年初增加610.2亿元,增幅11.8%;各项存款余额5070.2亿元,贷款余额3900.1亿元。
突破点:增强流动性
中信银行宣布与南方基金联手推出全国首张基金联名信用卡之前,今年夏天,招商银行与招商基金一直在谈判,希望打通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与储蓄账户,实现货币基金的“T+0”(当日买入当日即可卖出)交易(目前实行的是“T+2”交易,即当日买进,两日后才可卖出)。
如此,增强货币基金流动性后,既可扩大基金规模,储蓄存款收益也能得到提高,对缓解股份制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风险意义重大(详见《财经时报》2005年8月27日第628期A1版《招行挑战存款利率上限》一文)。
但时至今日,招行与招商基金的此项合作仍无下文。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与招行目前的工作重心不在此项业务上有关。
这给了中信银行与南方基金可乘之机。双方自9月议及此事后一拍即合。
在南方基金市场总监谢爱龙看来,首张基金联名信用卡的推出,对扩展货币基金流动性来说是重大突破。持有该卡的南方现金增利基金持有人,将可用该卡进行消费,并用自己账上的货币基金“付账”。这解除了基金赎回无法及时到账的流动性限制。
由于联名卡用户还可享受银行56天的免息期,实际上,据测算,如果用户用联名卡消费,其货币基金收益率还可间接提升约20个基点。
不过,招商银行与招商基金酝酿的合作模式——直接打通储蓄和基金账户,并未直接在中信银行与南方基金的合作中翻版上演。《财经时报》获悉,银行业监管部门担忧信贷资金通过类似的合作方式流入股票市场,因此,尚不允许持卡人直接通过信用卡购买基金。
但业内对于类似限制的解禁日期,普遍预期不遥远。
零售银行市场再下一城
对于中信银行而言,与南方基金合作的最大意义将是——南方基金庞大的客户数据库。
目前,南方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规模约在380亿元左右,且70%以上的客户都是个人而非机构。这些资源,恰是中信银行急欲拓展的信用卡业务的天然客户。
国际上通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大体上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与个人消费直接关联的消费信贷,比如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二是理财业务;第三就是信用卡、借记卡等各项卡业务。
因此,中信此番与南方基金强势合作,业界更多的看法是,中信银行在零售银行市场方面的拓展,已再下一城。
值得关注的是,12月9日至12月15日,中信集团将公开发售90亿元企业债,募集资金将用于充实中信银行资本金。
此前,陈小宪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即已透露,如果中信银行今年要让资本充足率达到8%,大概还需补充资本金80亿多元。
他并透露,中信银行的财务重组工作已开始启动,期间,亦有海外战略投资者与中信银行进行过接触和磋商,但中信银行对战略投资者尚未选定。
按照正常的上市流程推算,中信银行的上市时间将是即将迈入的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