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松绑信贷的关键风险是投资反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1:49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汪洋

  10月13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透露,9月份M2同比增速达到17.9%。吴晓灵表示,当前M2增长更多的是由外汇占款被动增加而带来的增长,贷款创造的货币投放在新增货币供应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而收购外汇给市场提供的货币所占比重却一直在上升。

  分析师们认为,管理层应放松货币政策, 并透过财政政策刺激内需。面对增速不同的货币与信贷指标,管理层应关注信贷政策如何解决企业资金不足与消费乏力的问题。前提是仍需对投资进行宏观调控。

  减少顺差在于鼓励内需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头9个月, 中国贸易顺差683.3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39.3亿美元。出口总值5464.2亿美元, 同比增长31.3%; 进口总值4780.9亿美元, 增16%。出口和进口增速的差距十分明显,预计全年贸易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或更多。

  而外贸顺差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减弱的问题。据粗略计算,2005年上半年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29%,全年此项贡献率会超过30%,国内经济增长依赖外需的程度大大提高,同时意味着经济增长风险的提高。

  在全球贸易量增长不足10%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增长超过30%,势必引起各种贸易摩擦数量和数额的上升。据统计,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特保立案调查大量上升,几乎为世界之最。由于我国的外贸顺差过于集中在若干大国和地区,使摩擦的性质更显严重,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鉴于贸易顺差的迅猛增长,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应鼓励内需以舒缓贸易顺差急升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

  周小川认为, 鼓励内需乃减少贸盈的最佳途径, 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甚至远大于汇率的作用。

  搁浅“紧信贷”

  在当前中国经济通缩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放松信贷政策以刺激内需”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6年展望》报告中建议中央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发改委在报告中强调, 刺激内需在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变换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并称在即将到来的“十五”计划期间, 中国应使用财政政策刺激内需, 同时放松货币政策, M1与M2货币供应的目标则应高于目前15%的水平。

  事实上,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由1月份的14.13%上升到9月份的17.9%,这一增速不仅连续4个月高于央行年初设定的15%的增长目标,也使M2增速再创年内新高。

  问题的关键在于,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货币供给是较为宽松的。但狭义货币M1的增速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15.32%下降到11.5%。而且,除了1月份以外,M1各月增速均低于同月M2的增速。

  吴晓灵称,如果按照9月份M2增速17.9%、M1增速11.6%计算,M2与M1之差达到6.3个百分点,这将超过8月份5.8个百分点的纪录而达到年内新高。

  分析师们认为,M2与M1的不同变化使得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流动资金以及社会资金供给偏紧的状况。因为商业银行顺利周期偏好及资本充足率的硬性约束会引发“紧信贷”倾向。

  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2004年1至6月份,贷款占货币供应(贷款+外汇占款)的比重为73%,而到了今年的1至6月份,这一数字降低到了58%。”

  分析师们认为,目前这种货币供给流动性下降局面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信贷占M2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国外净资产所占比重则相应一直上升,银行体系购买外汇资产投放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当前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这样的结构性增长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因为结汇而有较为充裕的资金,但却不能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为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支持,宽货币、紧资金的市场局面也就此形成。”吴晓灵对M2在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结构性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一语中的。

  警惕投资反弹

  很显然,在当前直接融资渠道难以拓宽情况下,刺激内需现阶段将主要依靠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商业银行贷款监管体系尚未完备的当前形势下,放松银根在刺激内需的同时,也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风险。

  对此,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报告中建议,中央政府应控制过热行业投资,如水泥、铝及地产行业,并预料明年投资将增长20%(报告并未指明是否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报告同时预测,中国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3%,低于去年的26%;当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由20.6%调升至25.5%, 但低于首8个月的27.4%。

  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能过快增长,正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在不久前结束的IMF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中,IMF提醒中国要防止信贷和投资再度过分扩张。IMF在报告中还建议央行应收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包括采取行政手段抑制信贷。IMF称,“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风险,关键的风险与投资相关。”

  IMF驻华首席代表瑞·布鲁克斯表示,我们的执董们相信,对于约束在某些部门,特别是涉及到过度投资的部门的信贷增长,行政手段依然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在我看来,在中国的金融部门没有达到先进经济体的发展程度的条件下,行政手段可以帮助那些市场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在各种行政手段中,对那些可以加强经济体中较脆弱部门的银行借贷的监管的手段,我们是认同的。这些手段能帮助减少影响银行体系稳定的风险,并保持合理的信贷增长。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所带来的结构调整成本,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使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难以为继。”

  对此,吴晓灵明确表达了“银行在控制贷款,贷款不可能再增加”的观点。她表示,2006年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将全面放开,因此不能放松对中资银行的资本要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