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传导好货币政策需要因地制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9:19 金时网·金融时报

  编者按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要求,济南分行、广州分行、西安分行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他们是如何理解会议精神的?各分行将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传导货币政策?记者分别对三家分行的行长杨子强、马经、敖惠诚进行了专题采访,从今天起陆续报道。

  特邀嘉宾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 杨子强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杨建莹 温跃

  主持人:作为此次会议的列席者,您对会议的精神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的?

  杨子强:作为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列席人员,我认为会议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走向。当前,在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总体增速放缓,各项指标逐步趋向合理区间,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非常高,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又快又好的势头。同时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消费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运行、煤电油运总体形势偏紧、贸易顺差较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协调各项宏观政策,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加快经济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物价基本稳定。

  第二,关于货币政策取向和措施。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总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预调和微调,注重发挥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研究并完善利率的形成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工具创新,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不断改进外汇管理,引导企业居民提高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主持人:您认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是什么?

  杨子强: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一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助于降低货币政策操作成本,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近年来,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人民银行为对冲外汇占款增加的超额流动性,被迫发行大量央行票据,客观上增加了宏观调控压力。同时,人民币汇率适时进行改革,长期内可以缓解

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利于减少投机性外资流入,从而增强中央银行调控的有效性。

  二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利率、汇率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更为复杂、相互影响更为频繁,这对中央银行传导货币政策、实施外汇管理提出了挑战。

  主持人:您能否结合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对于贯彻央行“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些具体设想?

  杨子强:当前山东省经济金融运行总体良好,主要指标朝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信贷结构过于集中、消费贷款回落等问题,影响了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方面作用的发挥。从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最终发挥效果需要经过金融机构、企业等多个环节,需要具备各种条件和参数。为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结合辖区实际,我分行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当好参谋助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优化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越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完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越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就越好。我分行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优化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新的切入点,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在加强法治建设、优化信用环境、深化企业改革、支持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是关注和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做大做强山东金融产业。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微观主体,金融机构的行为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能否传导到位。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越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越健全,就越能够根据市场状况充分利用利率浮动等政策进行有效的信贷经营决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继续做好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方案的实施与考核工作,大力促进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资本充足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化重组,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

  三是坚持定期通报货币信贷政策,加强窗口指导。根据宏观调控要求和山东实际,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通过联席会、金融形势分析会等途径,定期通报货币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业、居民消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煤电油运等方面的贷款投放,努力以信贷结构调整带动信贷总量的平稳增长。

  四是努力推动银政企合作,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银政企有效合作是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途径。组织召开银政企合作会议,与地方政府一起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使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有机协调,引导银企联姻,降低银企对接成本,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