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短期融资券加速商业银行转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10:02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谢利

  9月23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的公司2005年第一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将于28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这意味着,从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来,短短4个月时间内,获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已增至21家,总发行量达512亿元。按照这一速度测算,今年全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将突破
1000亿元。

  毫无疑问,以目前2.92%的1年期发行利率较之同期5.58%的银行贷款利率相比,短期融资券显然大大节约了企业财务成本,受到热情追捧不足为奇;而其在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改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对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整体稳定的重要意义更无需赘言。然而,从商业银行角度看,这1000亿元短期融资券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因为贷款替代效应和优质客户流失而令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事实上,眼下不少银行已经开始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的滋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对于短期融资券给银行信贷业务带来的压力这一话题,银行信贷部门多以“工作太忙”等理由予以回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承担承销业务的资金或同业部门,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老总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正在与6家企业洽谈融资券承销业务,虽然目前竞争激烈,但大家还是非常看好这一业务,毕竟它能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和投资收益。”

  据了解,目前短期融资券承销费用为3%-5%,加之货币市场资金面充裕导致一二级市场形成一定价差,使承销行所获不菲,无怪乎商业银行争先恐后进入该市场。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发债企业不断增多,市场供需失衡状况将逐步缓解,银行投资收益必然缩小;另一方面,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的扩大,也将带来信用风险的扩大,虽然银行可能由此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持有和交易短期融资券的风险也将随之加大。

  实际上,银行从承销费用和投资收益中所得到的“小利”,远不及短期融资券替代传统贷款业务给银行造成的净利差损失。国泰君安

证券研究所金融业分析员伍永刚曾做过这样的测算:如果银行某优质客户将原来在该行一定规模的贷款改向银行间短期融资券融资,按0.3%承销费和2.9%发行利率进行投资计算,银行收益约3.2%左右;而与此同时,银行发放该笔贷款利率5.58%,扣除1.2%的边际不良率和0.3%的风险贴水以及假定0.5%的组织实施成本,则银行实际所得收益率为3.58%。两相比较,短期融资券替代贷款使银行缩减了0.38%的净利差收益,这还是在银行取得该客户承销资格的前提下,否则净利差损失将更大。一些信用级别高的优质客户除了越来越热衷发行短期融资券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外,还可能用融来的资金偿还银行流动性贷款,尤其是那些非承销其短期融资券银行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贷款银行若不能主动帮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人财两空”。

  或许正是这一尴尬处境,使商业银行在主动与被动的选择中加快了结构转型的步伐。伍永刚分析认为,短期融资券推动银行结构转型可以从三方面看:首先是改变业务结构。银行的部分贷款业务将转向中间业务,如从事短期融资券的承销,可获得相应手续费收入;同时投资

理财产品和业务也将快速增加;另一方面,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也有助于货币市场收益率的稳定和提高,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投资收益将趋于增加。从客户资源角度看,中小银行可借助短期融资券方式介入原大银行的高端客户;大型商业银行也可相互参加承销团和投资短期融资券,互为分享高端客户,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分散。其次是优化资产结构。短期融资券的普遍发行有助于银行主动适应短期贷款票据化趋势,通过投资短期融资券促进银行信贷资产向非信贷资产的调整。第三,伴随银行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转型,收入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利息收入占比过高的形势将逐步改观,代之以投资收益和中间收入的大幅提高。

  尽管银行结构转型是一个相当艰难而缓慢的过程,但它确确实实已经发生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信号是,许多银行在继续争夺大型优质客户的同时,开始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因为后者巨大的资金需求和较高的风险溢价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来源。据记者了解,近来几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制定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计划,有些已经开始实施推广,这不仅有助于化解社会长期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对提高银行资产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也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银行也开始意识到,要想吸引和留住优质客户,并与之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必须尽快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从单纯的资金融出者转变为全方位金融服务提供者,为企业度身定做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应该说,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转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