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股改方案三次未获国务院批准 农行股改进程延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 12:11 《财经时报》

  □见习记者 贺江兵

  考虑到农行与整个农村金融体制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部门计划将农行的股份制改革和整个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一起配套推动。这意味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股份制改革启动最晚的农行,其改革进程还将延后

  《财经时报》9月5日从中国农业银行有关部门获悉,农行的第三份股改方案仍未获国务院批准。此前,一些媒体曾报道农行在9月份将进行清产核资,目前这项工作也未展开。

  今年5月,国家

审计署就已进驻农业银行总行及21家地区分行进行审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总结后,9月初,审计署和其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人员重回农总行和分行,继续进行审计。预计审计工作在11月完成。

  农行北京分行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在审计署完成审计前,他们不会进行清产核资。

  据悉,近期农行亦无不良资产剥离方案。央行也表示,今年年内不可能向农行注资。这意味着,农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已被延后。更为重要的是,《财经时报》了解到,农行股改延期的原因之一,是有关部门考虑将其股份制改革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配套进行。

  农行还得姓农

  早在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明确,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行难以发挥支农主导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制内唯一的支农金融机构。

  农行与其他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是,农行肩负支农使命,尽管农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撤并了农村网点,但农行仍有45%的网点和人员在县城。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杨明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农行不可能从农村完全撤出,农行会在农村支持优质产业和培植优良客户。

  在金融专家秦池江教授看来,农行不要和工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争业务,那不是农行的优势。

  秦池江建议,农行可以和国外投资者或国际性的投资集团,投资一些合作项目。农行应把扶持农业的业务承担起来,好好培养,做到真正的支农。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参与撰写农行股改报告的一位人士透露,农行改革既要考虑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要求相符,又要考虑到农行与农村金融体制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关部门的计划是,将农行的股份制改革“和整个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一起推动”。

  在这位人士看来,目前农行的商业化改革还没有完成。

  他甚至说,“每一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都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都还处于政策观望期。现在,国家有时候把农行当作商业银行看待;有时候又把农行当成了政策性银行。这种经营目标的多重性,使得改革错综复杂”。

  与农行同属农村金融体系的其他金融机构改革的进展目前不一。

  农村信用社改革从2003年6月启动以来,先后在除西藏(无信用社)和海南之外的29个省(区、市)全面开展试点。

  至今,全国已有17家省级联社挂牌成立,另有9家省级联社批准筹备,天津合作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已挂牌开业。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也将在最近正式挂牌。

  有消息称,

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方案正在制订当中,尚未最后敲定。其业务定位将是特殊商业银行,对外发放小额贷款。

  与农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业发展银行,农发行的改革现仅停留在探讨阶段。

  中国

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涛在8月底表示,农发行市场化经营条件日益成熟,应尽快向合格的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转型。

  他特别强调,农发行要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战略。

  农行的硬伤与软伤

  农村金融改革的进展不一、涉及面广,给农行股份制改革添加了变数。

  对于农行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除了众所周知的农行不良资产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高这一“硬伤”外,农行也有不愿被人提及的“软伤”。

  有专家认为,农行的品牌宣传明显不足。

  农行经营政策性业务也给同行以“口实”,农行常被指扶贫贴息贷款投向不合理;利用贴息贷款开展不公平竞争;用政策性亏损掩盖商业性亏损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专家认为,农行要办成全面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性银行,其定位必须确立为——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农行相关网页共约1,9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