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将银联卡加快塑造为国际品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0:00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访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

  FN记者 谷秀军

  银行卡上人们熟知的中国银联标识,有望于下月现出新面孔。中国银联将引入更多国际化因素,以创新加快国际化步伐。9月6日下午,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在参加完第十二届亚太
零售商大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答了近来社会上关注的问题。

  10月初“银联”标志将略有改变。中国银联为什么要推出新的“银联”标志?万建华说,目前的银联标志已难以适应银联国际化品牌形象的要求,推出新的“银联”标志是中国银联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的重要一步。10月初,我们就此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新的标志将导入更多的国际化元素,同时也会继承原先的品牌理念。标志的改变说到底只是一个表象,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银联已经下决心加快塑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形象,包括在相关战略方面都会相应地有所调整和强化。标识虽然有所变化,但中国银联依然会不断创新,永无止境地追求更高的目标。

  年底又将有10个国家开通银联卡。关于银联卡国际化,万建华说,从目前看,到今年底,我们将开通欧美10个主要国家及周边一些国家的银联卡受理业务,预计在明年,ATM机在全球就会很方便使用了。

  银联在2004年率先开通香港、澳门受理市场的基础上,今年初又开通了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的受理业务。与日本、美国、德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相关机构也已签署合作协议。截至2005年6月底,银联卡境外受理商户近1.8万户,入网POS机具2.3万台,开通ATM机8000多台。加入银联网络的境外金融机构已达23家,其中11家机构发行了银联卡。2005年上半年,银联卡境外成功交易171万笔,清算总金额约50亿元,其中POS消费金额43亿元。

  发卡总量目前为8亿张。万建华说,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到2002年底,中国银联如期完成了温总理提出的联网通用目标,并在2003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的联网通用。联网通用的实现,激发了消费者的用卡热情,中国大陆

银行卡发卡总量由2001年底的3.8亿张,增加到目前的8亿张。银行卡的推广和普及,有效地带动了持卡人的消费需求,促进了
零售业
、流通业等各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消费额的提升。持卡消费金额从2001年的1280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近6000亿元,增长了将近4倍。

  受理市场一改徘徊局面快速发展。谈到受理市场建设问题,万建华表示,受理环境是影响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瓶颈,但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卡受理市场一改前些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卡受理商户数量比2002年底增长了近一倍,达到33.7万户;入网POS从2002底的24.6万台,增长到2005年6月底的51万台。受理市场的快速发展,入网机具的大量增加,不仅促进了商业企业支付结算方式的转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现金管理成本,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持卡人的消费,大大提升了商户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目前,全国知名的百货、商场、超市等基本都能受理银行卡,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些商户的持卡消费金额已超过其营业额的40%。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银行卡相关网页共约2,0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