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剖析中国经济 应重点关注结构性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10:16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袁蓉君 中国政府日前公布,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均较上年同期增长9.5%,与2003年和2004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水平一致。今后中国经济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中国经济还面临哪些主要风险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8月16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发表了中国经济季度报告,在全面分
今明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扣除外部需求,GDP数据表明国内需求的增长明显减弱。在进口明显减速的同时,出口继续强劲增长,由于外贸的巨大贡献,GDP增长率仍然维持高位。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前景依然有利,预计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9%,2006年将进一步放缓至7.9%,均高于世行在4月份发布的季报中分别为8.3%和7.5%的预测值。 报告预计,在国际原材料价格整体趋缓(能源价格例外)、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持续快速提高、最近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都有助于缓解价格压力。2005年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将较2004年上升2.4%,低于此前预期3.5%的升幅。 报告指出,根据最近的情况来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很可能出现了显著下降。信贷增长降低、利润增幅下降、外国直接投资减少以及机械设备进口温和增长,表明政府使房地产投资减速的措施已经开始产生作用,预示着今后一段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降至更加可持续的水平。 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率为25.4%,明显低于2003年末和2004年上半年,但高于2004年下半年。 汇改增加货币政策独立性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种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了事实上的与美元挂钩。 报告认为,汇率变化对国际贸易余额的影响可能不大,但是一些与升值预期有关的资本流在今后几个月中可能会缓和下来,因而使政府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目前的优先重点是发展远期市场,规避与贸易和投资相关的资本流动风险,同样,对短期资本流动以及国内机构的汇率风险敞口进行密切监控也很重要。 在中国发布汇率改革公告的第二天,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从7.80暂时地调整为7.70,然后又恢复到7.78。报告认为,这说明2%的升值已经降低了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在人民银行公告后的几周里,首先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然后又下滑至8.109。因此,中国政府在证明了汇率确实存在双向风险的同时,似乎已经稳定了对进一步升值的预期。 报告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更加明确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如何运用其更大的自主权。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结构失衡导致了中国经常账户的盈余,汇率变动不能消除这一不断增长的失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用包括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分红支出和政府开支转移到社会性基础设施的结构性政策。 报告还认为,随着通货膨胀压力未来进一步缓和,加上最近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货币态势的轻度紧缩,人民银行没有必要去抑制最近出现的货币和信贷增长率的上升。 风险趋于平衡应重视结构问题 在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时,报告认为,目前的风险趋于平衡。经济下滑的风险包括出口需求可能低于预期,国内需求、尤其是投资减弱程度的不确定性较大也构成了双向风险。企业利润率是国内风险的核心。一种风险是,利润增长缓慢将导致投资的显著下降,这将引发更为广泛的经济减速。虽然最近人民币升值及其对利润率可能带来的效果都很温和,但对汇率将来可能走向的预期也能够影响投资。另一种风险是,在面临潜在供给过剩以及利润率和价格存在进一步压力的工业部门里,如果不能对投资进行充分管理,就可能导致供过于求、通货紧缩、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以及产生新一轮不良贷款。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薄弱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是实际存在的。 报告建议,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目前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重新平衡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这种重新平衡可以使经济增长从相对不稳定的出口和投资驱动型转化为以消费为基础的更稳定的增长方式。社会保障的措施以及将政府开支从投资转移到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有利于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分量,也有助于调整经常账户的盈余。然而,报告称,要在消费增长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将投资转移到服务业并提高投资效率也是必需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改革金融部门、改善公司治理以及国有企业制定分红政策等都可能是有效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