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拷问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9:46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卓尚进 8月9日和10日,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银行间外汇市场接连发布了两个重要通知,即《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自7月21日开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加避险工具,加速银行间
银行间外汇市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市场,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增加银行间市场询价交易模式,并增加远期、掉期等交易品种,对于人民币兑外币市场的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将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使银行间外汇市场变成一个更加开放、充分竞争、效率更高的市场。而商业银行则可以有效利用远期结售汇工具,为客户实现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的的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有助于促进银行外汇业务的创新。 光大银行外汇交易室处长张旭阳告诉记者,国内银行近年来在衍生品交易和管理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国内经济主体对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汇率避险服务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币对外币间远期和掉期交易是银行为客户提供套期保值的主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也是国际外汇市场上通用的避险工具。 一直以来,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交易的币种仅限于美元等少数几种货币,成交量也主要以美元为主,而且几乎不存在远期、期货交易,除了少数几家银行有资格办理人民币远期交易外,几乎没有其他衍生工具。 央行此次不仅适时推出了汇率避险新工具,而且还扩大了办理人民币对外币远期业务的银行主体;同时,交易范围在现有的贸易、服务、收益三大类经常项目交易基础上,放开至包括经常转移在内的全部经常项目交易,并增加了部分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此外,还放开了交易期限限制,银行可自行确定交易期限和展期次数;更为市场化的是,银行可根据自身业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客户报价,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促进交易,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当然,任何改革带来的影响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专家认为,汇率衍生品的推出,有助于国内银行尽快适应汇率变化后的新环境,增强经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为走向国际市场做好准备。但是,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的市场准入方式,对银行如何加强自身内控建设也是一个考验。如果银行不能抓住机会加强内控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可能为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张旭阳认为,我国外汇市场基础建设的措施将随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加快而接连出台。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活跃、有效的外汇市场一方面提供了风险管理与对冲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成为中外资银行下一个竞争的焦点领域。银行根据自身业务与风险管理水平对客户自主报价的能力反映了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商业银行特别是内资银行必须在人民币汇率产品的定价机制、平盘方法、操作流程、风险管理、IT系统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否则市场化的结果必将是优胜劣汰,落后者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的差距将会被不断拉大。 针对央行新政策的出台,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新的外汇衍生产品。中国银行计划在进一步优化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同时,及时向客户推出人民币兑外币的掉期产品及其他相应而生的产品;包括工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研究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对策措施,以期在开展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人民币兑外币掉期业务等外汇衍生产品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的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层出不穷,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国内银行业如何在竞争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