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个人消费贷款缘何增幅放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1:20 金时网·金融时报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5年上半年的金融统计数据。从总体看,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呈合理增长趋势,其中,个人消费性贷款增加1193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个人消费性贷款增幅有所放缓,同比少增1204亿元,特别是中短期贷款减少41亿元,而中长期贷款虽有所增加,但同比少增964亿元。

  个人消费性贷款范围涵盖住房、汽车、旅游、装修、助学、大额耐用消费品等许多方
面。上世纪90年代,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下,各商业银行竞相推出个人消费性贷款新品种,使消费信贷业务迅速增长,消费贷款市场快速发展。针对今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减缓这一情况,记者近日采访了几家商业银行,希望探寻统计数据背后的原因。

  在一般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房屋消费的金额最大。而在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个人住房贷款也占主导。民生银行零售部有关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幅减缓较大,主要是由于个人住房贷款量的减少。这主要是受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从供给角度,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使得开发商对房屋的供应量有所减少,同时银行也提高了个人房贷的门槛;从需求角度,由于政府打压房地产投机行为、平抑房价的决心很强,个人对房价的回落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预期,很多人处于观望待购的状态。

  在总体政策环境的影响下,各家金融机购个人消费贷款基本都出现增幅减缓的情况,但是随着国家打压投机、平抑房价、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各家商业银行将会从业务层面上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从而分散贷款的风险,增加贷款的收益。如民生银行近年来对个人住房贷款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依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购买行为(投资或自住)以及房屋类型,对贷款采取不同的授信成数、设定不同的期限和利率。这样可以较为有效地控制贷款中的风险,提高了银行贷款的质量。

  不过,各家银行也表示,随着国家规范房地产市场、引导经济健康发展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将进一步规范增长,房价泡沫将被挤掉,从而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招商银行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对宏观政策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化,因此市场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拐点,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下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应该会保持当前稳定增长的态势。事实上,中央七部委已于5月11日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包含“保证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打击炒地”、“期房禁止转让”等政策走向。可以预测,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会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老百姓的正常购房需求将会得到较好满足。伴随房屋交易量的稳定增长,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量也将会相应回升。

  在个人消费贷款中,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据了解,上半年各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波动基本都不大。由于汽车消费数额相对较小,许多购买者尽可能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并不通过贷款购买。加之近年来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同时汽车属于动产,没有很好的担保方式,使银行不易操作,因此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总量和增长量均不大。

  至于房贷、车贷外的其它个人消费贷款品种,由于手续繁杂、需求又较少,出于成本收益配比的考虑,一些银行目前已经暂停了这些业务。据了解,农业银行总行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各分行暂停个人旅游贷款、个人装修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农用机械贷款5种个人消费类贷款。工行、中行、建行也停止了某些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对此,银行方面认为,虽然暂停了某些短期贷款品种,但由于目前各家银行信用卡透支额度已经达到5万元,而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因此小额消费贷款完全可以通过信用卡来完成。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一些业务量小的个人消费信贷将逐步让位于信用卡,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卡具有的循环信用、分期还款以及较长的免息还款期等优势来满足自身的小额消费信贷需求。

  由此可见,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幅放缓是国家宏观调控引导下的必然现象。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我国总体经济结构将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中房地产市场也会更加规范、有序,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的个人住房贷款数量会随着房屋价格的回归而有所回升。从商业银行业务层面上看,其个人消费贷款品种会不断完善,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


  爱问(iAsk.com)消费贷款 相关网页约225,427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