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中国犹豫不前连续出局(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7:23 《中国企业家》 | |||||||||
Punk, Ziegel公司分析员Richard Bove指出,花旗认为战略投资不能带来想像中那么高的盈利,因为花旗对战略投资没有控制力,投资获得的董事会席位和对管理的介入力度较小,——根据建行的官方公报,美洲银行只在建设银行董事会中拥有一个席位,同时还将向建设银行派遣大约50名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而不是获得管理职位——所以花旗宁可选择出局。但是不入股建行并不代表花旗不看好中国业务。
尽管对参股中国本土银行优柔寡断,花旗拓展在华业务却并不含糊。中国的银行主要业务是企业银行业务,而花旗和汇丰都是以消费者银行业务为主,所以它们在中国拓展市场具有先天的优势。 招商银行(行情 点评 资讯)行长马蔚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曾预测,消费者银行业务将是银行业开放后的竞争重点。目前花旗正大力与浦发银行合作信用卡业务,而交通银行与汇丰的信用卡业务也是双方合作重点。另外,花旗和汇丰的分支机构在企业银行业务中争取外资企业的优质客户有着天然的优势。而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这些分支机构很可能后发而先至,抢占中国金融市场最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 在中国金融开放的预期下,花旗对自己的金融品牌信心满满,其专业素质和全球网络为其发展在华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花旗认为靠自己的分支机构可以很好地拓展业务,例如开展主流的消费者银行业务、优质的企业客户业务、理财业务等等。“它(花旗)的优势摆在那里,它对形同鸡肋的内地银行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并不感冒,对入股不入股也并不特别在意。”某投行人士指出。 相比花旗,对中国市场志在必得的汇丰则选择两条腿走路。 汇丰银行是香港最重要的银行,也是香港联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同样,香港在汇丰全球业务中的地位举足重轻,香港业务贡献了汇丰全球税前盈利的近三成。可以说,汇丰的中心地带就是香港,中国则是它志在必得的重点地区,除了期待金融开放给汇丰中国分支机构带来更多的机会外,汇丰还希望通过合资锁定一部分利益。汇丰在金融开放的前夕仍然两条腿走路,无疑为其中国战略上了双保险。 不一样的牌理,不同的出牌方式,造就了花旗和汇丰今天截然不同的中国命运:汇丰大手笔投资,而花旗三思而后行,花旗的犹豫使得比它坚决的竞争对手一再将其排挤出局。至于未来如何,还无法预料。 表一: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金融企业(亿美元) 2005年6月22日市值 2004年营业额 2004年净利润 花旗银行 2460 861.1 170.4 美洲银行 1890 529.5 161.4 汇丰银行 1790 505.8 176.1 表二:2003年以来汇丰和花旗担任主承销商的中国公司IPO 股票代码 公司名称 上市日期 主承销商 全球融资额(亿港元) 2868 首创置业 2003年6月19日 汇丰 3.1 980 联华超市 2003年6月27日 巴黎银行/汇丰 6.9 2628 中国人寿 2003年12月18日 中金/花旗/瑞士信贷一波/德意志银行 267.1 2318 平安保险 2004年6月24日 中银国际/高盛/汇丰/摩根士丹利 143.4 597 华润上华 2004年8月13日 花旗全球市场亚洲公司 3.4 906 中国网通 2004年11月17日 中金/花旗/高盛 101.0 1000 北青传媒 2004年12月22日 汇丰/中信/Oriental Patron 10.4 3328 交通银行 2005年6月23日 高盛/汇丰 146.6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