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苏宁国美 南拳北腿

2001年06月23日 15:14  CCTV经济半小时 

  买电器到国美,这句话在北京几乎是家喻户晓,而在南京,这句话就变成了买电器去苏宁。本来,国美和苏宁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在一南一北两个城市做着自己的生意。但是,家大业大了,就难免不把头抬起来看看别人的饭碗里装的是什么菜。它们先是在自己的地盘里轰轰烈烈地搞起了降价战,风头甚至压倒了电器生产商,让人们为商业资本的力量所震惊;之后,他们又把商业的触角伸向了其它城市,开始在同一块地盘较量起了拳脚,而且矛头直指对方。在北京,苏宁在国美电器[微博]的家门口开了一家电器商场,在江苏南通,国美也跑到苏宁电器[微博]的边上设了一家连锁店。这两大商业巨头就这样开始了资本的对话。一起来看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戴玉岭的报道。

  在北京南三环的刘家窑,相隔两站地的距离内矗立着两家电器商场。路南是苏宁电器,路北是国美电器。虽然我们去的时候是生意比较平淡的礼拜三,可是我们一样感到了浓浓的商战氛围。国美电器正在更换店内的宣传牌,打出电器让利销售的承诺。

  国美电器南三环商场总经理卢波说:“国美的应变措施也很及时的。我们会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和差异,我们要随时调整我们的竞争价格。哪怕说是在净利润很薄的情况下,我们要取得价格方面的优势。”

  而苏宁电器则挂出了空调节的条幅,大幅度下调各种型号空调的价格。

  苏宁电器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任彬说:“我们制定价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厂给我的定价,第二方面是市场所能接受的价格,并不取决于哪一个经销商它的价格。”

  似乎这样还不够,于是双方又在北京的各种报纸上比拼起了广告大战。国美电器提出:如发现更低价的空调,即可获得礼品一份;而苏宁则承诺如果有比苏宁更低的价格,苏宁将用现金补偿。苏宁本来是做空调的,然而为了吸引顾客,国美有的电器他们也样样俱全。

  国美电器集团副总经理何炬说:“在目前我们所做的一些市场上,跟苏宁的竞争是很少的。”

  苏宁电器集团副总经理孙卫民说:“作为我们这两家企业来讲,注定是做竞争对手的。”

  而一向不做手机生意的国美近日也开始要卖手机了,而且国美总部更有“手机半年内不要利润”的说法。

  国美电器集团1987年诞生于北京市珠市口大街,当时是一个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家电小卖店。创建之初,他们就提出薄利多销的经营思路,以降价的方式取得市场认可。苏宁电器集团1990年诞生于南京宁海路,当时专营空调,销售方式以批发为主。1999年,公司进军综合电器经营,业务逐步与国美重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苏宁和国美成为南京和北京地区影响最大的家电销售公司。目前两家的连锁店都在60家左右,年销售家电的能力都在200万台以上。日益强大的销售能力使他们开始对生产厂家的价格政策说不。2000年夏天,国内的彩电峰会垒起限价同盟,要求商家按照他们的价格政策执行。然而国美依然坚持低价销售原则,在京城挑起彩电价格战,彩电销售一时火爆。彩电行业的自律价立即轰然倒塌。商家第一次发出这样的声音,使厂家大为恼火,当时长虹[微博]以拒绝供货相威胁。然而谁也无法拒绝火爆的销售市场,最后厂家还是得向国美低头。

  何炬说:“关键在于你的规模,你的销售能力。那么销售能力和规模决定了你跟厂家的关系,没有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商业企业是赔钱去降价的。”

  2001年空调业的销售大王苏宁电器也开始发威了。今年年初的空调市场几乎是一潭死水,虽然春兰等厂家也曾猛踩降价油门想启动市场,结果却不见成效。4月14日,苏宁在他们的南京本部和江苏全省大幅度降低空调价格。

  苏宁电器商场职工说:“刚刚开门的时候就有五六百人吧,而我们本来是9点钟开门的,8点半门被挤破了,我们不得不开门。”

  孙卫民说:“4月份的时候,苏宁宣布全面降价,实际上从主要的目的来讲,是为了要启动这个市场。”

  苏宁挑起的空调价格大战,迅速蔓延全国,一些商场甚至卖到了断货的地步。迅猛的销售势头使厂家不得不承认商家的巨大威力。

  不是冤家不聚头,但是,在采访中,无论是苏宁还是国美都坦言,像他们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再在低层次的价格战上纠缠已经没有意思了。对于他们来讲,在全国各地扩展规模,以商业资本运作争夺上游企业,同时加强和厂家的互动才是他们目前的主要工作。两家都承认,今后双方的碰撞和竞争将集中在这些方面。

  到达苏宁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总经理张近东正在深圳,因为那一天苏宁在深圳的连锁店正式开业。副总经理孙为民[微博]给我们介绍了苏宁的发展计划。

  孙卫民说:“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在全国连锁发展的一种布局规划。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我们圈定的这块地方,应该是在全国一半地方的城市里。插红旗的地方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去的地区,像插绿旗的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我们正在规划中间,要在这些地区建立我们全资和控股的管理店。”

  同样我们在国美也没有见到他们的总经理张志铭,那时候他正在山东考察国美在济南和青岛分公司的开设进展情况。巧合的是,国美的副总经理何炬也是在地图前介绍了国美的扩张思路。

  何炬说:“我们形成了以京津为基地,上海为一个基地,还有成渝为一个基地,这样一个大三角框架之后,我们开始连点成网发展西安、郑州,把这些中间的这些城市,这些有消费能力的消费一级市场,把它覆盖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都在进行着跑马圈地式的扩张。从双方圈定的区域来看,两家有80%的地区都是重合的。而且在双方重合的区域中,大城市又是他们争夺的重点。目前双方已经展开了对西安市场的争夺。4月中旬,苏宁在西安的一家3000平方米商场刚刚开业,一个礼拜以后,国美就有两家2000多平米的大卖场在西安同时开业;国美刚宣布要进入南京,苏宁在北京开10家超大型连锁店的计划就出台了;苏宁在深圳的连锁店刚刚开业,国美的手也指向了那里。

  何炬说:“作为国美来说,我们发展一个地方并不是说投下一家店,然后再去跳跃性的去发展别的地方,我们是有我们的战略布局的。我们进入天津以后通过一年多的时间,把它建设成7家。进入上海以后也是通过一年的时间,把它建设成9家,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连锁网络。形成强大连锁网络以后,我向周边发展我的加盟店。”

  孙卫民说:“在这1500里头约占10%左右的,是我们自身投资的网络有150家左右。它所涉及的地区应该是在省会级城市和部分的发达的地级城市,绝大部分的地级城市和所有的县级城市,作为苏宁来讲,我们会以特许的方式来进行渗透。”

  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他们敢于雄心勃勃地迅速扩张,都是源于他们雄厚的商业资本。2000年国美的销售额是30亿元,而苏宁则达到40亿元。目前双方的资本竞争已经发展到对上游制造厂家的争夺。去年10月到12月,国美先后发动3次标的额从1000万元到1亿元的定制产品招标,包括海尔在内的10多家家电大厂参加竞标,产品的设计、款式、功能乃至包装都要按国美的要求去做。最近科龙集团又从国美拿到一份1万套空调的定制合同。记者问:“它对你来讲有哪些优势?”何炬答:“对我来说它成本低、价格低,另一方面呢,适销对路。因为是我确定的款式、规模、型号,还有功能,还有相应的价格。实效性很强。”

  而苏宁除了走定制的路子以外,又以现金控股注资的方式直接介入生产领域,1999年参股熊猫电子,去年又将年产50万台的飞歌空调揽入麾下。

  孙卫民说:“那么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能够通过借助制造平台部分的拥有这个品牌,最终能够让我们更加放开手脚地发挥我们的销售强势,对我们这个企业发展来讲实际上就是有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有人说,目前国美和苏宁的竞争就像两个狭路相逢的武林高手,虽然都挥起了手中的长剑,但是都还没有砍向对方。国美和苏宁的好戏还在后头。不过,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国美也好,苏宁也好,它们都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拼杀出来的,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们都表示,面前站着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就更不容你犯错误,更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更何况,还有实力远远比它们强大的国外商业资本在虎视耽耽呢?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