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蓓今年6月1日是全球第一个“世界牛奶日”这是由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FAO发起的。而在我国,每年的6月6日至10日为全国“乳与乳制品营养宣传周”。今年全国“乳与乳制品营养宣传周”的宣传口号是“要强壮,天天奶”。
“九五”期间,奶源基地建设、奶源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鹿集团探索工农联盟发展奶牛饲养业,成功地创造了“公司+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道路。伊利集团几年来投入3亿多元扶持养牛专业户,年产40万吨鲜牛奶,带动2万农户10万人脱贫致富。
据测算,每饲养一头奶牛,每年的纯收入可达3000至5000元。受惠的农牧民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养上一头牛,花钱不用愁;养上三头牛,不把银行求;养上八头牛,富得直流油。”
这一切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特别是在国家开发中西部的战略中,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效应。
液体奶市场的兴起,还造就培育了一支完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鲜奶配送服务大军,吸收安置了大量的城市富余劳动力,既繁荣了市场、便利了市民,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例如,北京三元集团专门成立了一家免费送奶上门的服务公司,日送液体奶600多吨,既建立了一个渗透力极强的分销网络,又安置了大量的下岗工人。
“九五”期间,我国乳品行业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崛起,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形成了一批国内著名品牌。以上海光明集团为例,1996年其液体奶产量为13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而2000年达到36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3.4亿元。“光明、三鹿、伊利、完达山”被国家授予“驰名商标”。随着生产集中度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显现,市场消费进一步向名牌倾斜。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0年按销售额排名前十位的企业,液体奶的市场份额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2%,奶粉销量约占全国奶粉总产量的33%。
中国乳品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引起了国际乳业巨头的关注。目前,我国共有外商投资乳品企业45家,几乎所有知名的跨国公司都来到中国建厂。在奶粉消费市场,国际品牌和中国品牌各有千秋;在液体奶消费市场,中国民族品牌明显处于竞争优势状态。中国乳业名牌的崛起,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许。2000年11月,世界著名乳业巨头法国达能公司参股上海光明乳业5%股份,并把达能在中国南方的乳品企业交由光明经营。2001年1月,北京“三元”巨资收购美资“卡夫”全部外方股权。这些事例充分显示出我国民族乳品工业的光明前景。
然而,相比起国外的牛奶消费量,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世界人均乳品消费量为每人每年100公斤以上,而我国不足7公斤,仅为世界水平的6%。中国乳品工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