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要进啤酒史
昨天下午4时,中国大饭店会议大厅挤满来自全国的近百名记者,青岛啤酒[微博]集团兼并收购后的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和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举行正式挂牌仪式。这是青岛啤酒集团继控股、兼并、收购包括上海嘉士伯等30多个啤酒生产企业之后的最大举措。在强大的竞争对手燕京啤酒集团身边,青啤成功地布下了两个棋子。这标志着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集团争夺北京市场的战斗正式展开。国家轻工联合会副会长潘蓓蕾笑着对身边的中国啤酒协会理事长耿兆林说,以后编写中国啤酒史时,要千万记得写上此次活动。
打老鼠与打老虎
其实早在去年8月份,五星和三环已经加入青啤集团的联合舰队中。两厂合计年啤酒设计生产能力是40万吨。去年下半年,两厂产销量、利税总额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在谈到国内啤酒市场的竞争态势时曾说:“前有狼,后有虎,中间夹着一群小老鼠,我们是先打老鼠后打老虎。”对此,青岛啤酒集团董事长李桂荣解释道,鉴于国际市场目前已经基本饱和,青啤的短期目标是在国内做大、做强,为今后真正在国际市场树立知名品牌做好准备。针对与燕啤之间的竞争,李桂荣说,一山能容二虎,我们将重点进军北京的中高档啤酒市场,与燕啤进行错位竞争。
青啤北方事业总部总经理助理纪卫华告诉记者,青啤集团还会大举扩张。他说,此次兼并、收购五星和三环,只是青啤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尽管到目前为止,青啤在全国控股、兼并、收购的啤酒生产企业达到38家,但青啤的目标是在每个省份至少设立一个子公司作为生产基地。这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啤酒的新鲜度。纪卫华同时指出,要成为青啤的兼并对象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企业附近须有优质水源;当地消费能力强;原企业有好的领导班子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底蕴;有良好的硬件设施。
燕京也没闲着
青岛啤酒集团和燕京啤酒集团是我国啤酒生产行业的巨头,在市场竞争上,两者各有绝活。为了争夺国内市场产量第一的位置,两者互不相让。
在青啤进军北京市场的同时,燕京啤酒集团将触角伸向青啤的根据地山东。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曾表示,公司将斥巨资收购、兼并其他啤酒厂。今年3月18日,燕京啤酒(山东无名)股份有限公司与燕京啤酒(曲阜三孔)有限责任公司相继挂牌成立。至此,燕啤在全国收购的啤酒生产企业已达9家。
燕京啤酒集团不怕竞争。燕啤集团党委副书记丁广义说,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青啤此番进京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产品能否赢得市场,关键在于服务、质量等综合实力。燕啤2000年实现141.2万吨的产量,在北京市场总销量达到89.5万吨,市场占有率达到90%左右。竞争将促进两家企业相互学习,严把质量、服务关,把自己最好的产品推向市场。
出现几大集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学益教授认为,一般企业兼并行为分为软硬两种。硬兼并是从资金、规模等方面进行强制收购。而软兼并是指以公司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经营思想的输入等进行外围收购。此次青啤的兼并、收购行为当属“软硬兼施”行为,不单在资金上大量投入和不断扩大规模,而且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移植等方面也体现了青啤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武祥教授告诉记者:“青啤此次将目光瞄准市场潜力很大的北京,这种主动出击的姿态已经给燕啤造成不可忽视的压力。对于兼并的未来走向,现在下断言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竞争将迫使两大厂家苦练内功,在产品的经营管理和质量上严格把关。从这一意义上,竞争对双方都有激励作用。”
朱武祥教授说,我国总体啤酒消费水平不高,啤酒厂遍地开花不符合国情。近几年啤酒行业的总量增长也开始趋缓,兼并将促进企业进行内部整合,迫使企业引进新的现代管理模式,在品牌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据此,他预测我国未来的啤酒行业将形成几大集团,就像美国有米勒、百威,日本有朝日等大公司一样。
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两大啤酒生产龙头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正在逐步升级,不过对消费者来讲,战势愈酣,受惠愈多。今年京城百姓有望享受质更优价更廉的“清凉的夏天”。(实习记者王金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