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中国酱油夸大其辞 龙头老大称行业内部应自律

2001年03月27日 06:55  中国青年报 

  中国酱油行业的龙头老大———位于广东佛山的“海天”公司终于打破沉默。今天上午,“海天”董事长兼总经理庞康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希望行业内部加强自律,别让少数企业坏了行风。

  身兼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的庞康,首先从技术层面就酱油的分类和工艺问题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他指出,酱油只有配制和酿造两种工艺之分,并没有什么“广式酱油”、“化学酱油”的分类。

  在这两种工艺中,酿造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法。它需要完善的工艺流程,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所占用的场地较大,菌种的培育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酿造的周期一般需要3个月之久。以“海天”酱油为例,仅发酵用的晒池就达到20万平方米,还有自己的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持,需要大量的人才、设备和流动资金。这些条件,一般小企业很难做到。

  配制酱油的出现时间并不长,由于配制酱油工艺简单、周期短(一般只需几天)、占用的场地很小、技术含量不高等因素,在中小型酱油厂中被迅速推广。在配制酱油中,需要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来调剂口味,而这种调味液中就有可能含有三氯丙醇的成分。

  但庞康也再三强调,绝不能把配制酱油和三氯丙醇划等号,关键要看企业在配制酱油中的工艺控制和添加酸水解成分的量。

  庞康告诉记者,一些配制酱油生产企业不愿将“配制”二字示人,关键是由于其含三氯丙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检验相对比酿制酱油严格。所以,一些生产水平较低的企业干脆模糊处理,躲避检验。

  至于“欧盟封杀中国酱油”的说法,庞康认为是夸大其辞了。

  他说,其实欧盟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欧盟各国中,以英国中心实验室最为严格,每千克酱油中氯丙醇的含量控制线是0.01毫克,而瑞士则是10毫克,法国是0.5毫克,中国则是1毫克。在欧盟各国中,既有标准高于中国的,也有标准远低于中国的。1999年8月,也只是部分欧盟国家对部分中国酱油实行了禁运,一些质量高的产品,从未停止过对欧盟的出口,反而连年增加出口额。本报记者杨得志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