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王旭、马宁报道近日,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中国配制酱油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三氯丙醇、欧盟还为此“封杀”了中国酱油的消息。而记者昨天获知的最新情况是,欧盟并没有限制符合条件的中国酱油出口,有关经贸专家也提醒一些企业,别总拿“国外机构”说事儿,企业间竞争还得依靠真本事。
-欧盟没有“封杀”中国酱油
昨天,记者从欧盟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了解到,欧盟的确要派一个专家团在今年5月来华考察酱油,但是具体日期还未确定,而欧盟在此之前也没有全面封杀中国酱油。至于欧盟这次对中国酱油的考察标准是什么,现在仍无法判定,因为“出口标准还是个草案,要等到欧洲的权威机构表决后,才能决定”。该人士还表示,欧盟每年都有许多团来中国考察,中国也有类似的专家考察团去欧盟,这实在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平常的事。
-提供“欧盟封杀”消息的企业改口了
“欧盟封杀中国酱油”一说,是在一周前由中国调味品协会、一家北方企业共同参与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会上提供的资料中明确写道:“如果三氯丙醇超标,中国企业对欧盟市场出口酱油基本无望。”
昨天,记者询问该企业老总时,这位老总却改口了:“当时主要是为了推广即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的国家酱油新标准,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两天查了查资料,准确地说,应该是瑞士等几个欧盟成员国禁止中国部分配制酱油的进口。”
-企业为何拿“欧盟”做幌
据酱油行业人士介绍,三氯丙醇含量较高的配制酱油在1999年是被欧盟禁止过,但是以生产酿制酱油、符合欧盟标准的几个中国企业一直在出口。该人士说,企业拿“欧盟”做幌子,一方面是想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抬高自己,贬低同行”的可能。而随后的事态发展也耐人寻味。一北方企业说,含三氯丙醇的配制酱油主要是南方的酱油,粤菜放配制酱油才出味儿。南方一企业则打出大幅广告:“‘欧盟封杀中国酱油’另有隐情,××不含三氯丙醇,欢迎欧盟来考察。”国家质监局的一位专家则告诉记者,有的企业明显是借机炒作,要知道粤菜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生产配制酱油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怎么能联系到一起?
-配制、酿造只是让人吃得心中有数
中国调味品协会的魏祥云会长表示,新标准要求企业标明酿造、配制,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心中有数。因为“配制酱油在高标准的情况下,也可能不含三氯丙醇,关键是企业在配制酱油中添加酸水解成分的量。而广东的酱油特色是在酱油中加入草菇或海鲜提取液,与酿造、配制无关”。
国家质监局的专家说,消费者平时吃酿造与配制的都行,因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主要是制作工艺有区别,并不代表质量有差别。
-企业应吃一堑长一智
有关经贸专家认为,我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总额已达4000多亿美元,与200多个国家都有经贸往来。联系多了,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贸易摩擦很正常,企业采取的不同措施却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可酱油出口这事儿,却扣个“欧盟”的大帽子,也不是好办法。毕竟,5月份欧盟考察团来的时候,检查的是企业真正的水平。提高酱油质量,同时关注全球相关行业发展,寻求多元化出口渠道,这才是企业现在更该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