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电力 > 正文
 

上海风电前景与政策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 20:14 《中国投资》

  上海风电前景与政策分析

  ○ 张希良 汪婧

  风力资源丰富

  上海地处北纬31度,属中纬度地区,紧靠上海出海的长江口区,属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区之一。上海电力部门在南汇和崇明东部海岸各设立了50米高的测风塔,据2年来的测风结果显示,50m高度年均风速达6.7m/s(近两年平均风速为历年来最低)。经与附近气象站历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多年平均风速可达7.1m/s,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达329w/平方米。年有效风力为4-25m/s累计时间可达7300小时以上。崇明风速与南汇相近,稍高0.1m/s。按年上网电量估算的设备利用小时为2000小时左右。据估计,上海具有3000MW潜在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而且有可供大规模装机的浅滩。

  电力供应紧张

  近几年来,上海的电力消费急剧增加,从1995年的45.425×109kWh增加到2002年的59.299×109kWh。目前,上海市用电主要来自于上海电网统调,市外来电通过华东电网输入。“十五”期间上海电量供需基本平衡,但2002年、2003年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需采取增加市外来电等措施,促进供需平衡。这两年夏季,上海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酷暑,电力负荷出现了历史最高。上海电力部门统计,今夏上海电网的电力缺口约为100万kW。从长期看,上海未来有的电力需求巨大(见表),为风电发展和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然而,上海又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城市,所消费的煤、油等常规能源全部依靠外地供应。能源消费中煤炭占了64.5%,电力消费中60%来自煤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受到煤炭长途运输和选址等多方面的制约,不能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和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除了增加区外供电和开发东海天然气资源外,上海已决心充分利用本地新能源,尤其是积极开发目前技术已经成熟的风力发电。预计到2005年,上海将新增风电容量6万千瓦,主要位于崇明东旺沙、南汇大治河口北侧新围垦区和奉贤海湾旅游区沿岸;2010年,新增风电容量10万千瓦,位于南汇大治河口南北两侧新围垦区;2015年,新增风电容量15万千瓦。2010年后风电发展区域主要考虑位于南汇、崇明、横沙、九段沙、杭州湾等新围垦区。如果条件具备,可发展一部分海上风电场。

  为了增加上海清洁能源的结构比例,显示上海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上海市政府决定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南汇大治河口北侧与崇明岛东旺沙两地建造风电场。目前,上海风电场一期项目已分别在南汇大治河口和崇明岛建设了装机容量14MW和6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MW。

  上海当地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在0.33~0.38元/kWh左右。 因此,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风电的市场竞争力要远低于煤电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上海风电公司已经得到政府承诺,风电场所发电量将由电网全部收购,价格定在0.679元/kWh。根据政府承诺这一价格,项目分红投资的回报率为6.69%, 为银行长期贷款利率水平。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要吸引广泛的社会投资、保证上海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国家和当地政府必须在风电上网电价、风电设备产业化、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

  综合效益明显

  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尽管风电目前在市场上仍然缺乏竞争力,但发展风电可以带来重要的外部效益,主要表现为:

  环境效益:风电生产过程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风电场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污染,但是工程地建设期间为空置滩涂,与居民居住地距离较远,因此对居民的噪音干扰很小;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噪音也在国家标准以内。

  由于风电对大气、水体、陆地均无污染,因此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每装机1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每年将减少7万吨煤炭的燃烧,因而可减少排放18万吨CO2、1500多吨SO2和1.75万吨的灰渣以及相应的处理费用。

  社会经济效益:风电利用的是自然能源,它不像煤、油等常规能源,受国内外市场供应、价格因素的影响,甚至承受自然灾害、气候和战争等风险,因此风电对社会是一种可靠的电力供应,具有较小的风险。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更多地发展风电有利于上海环境质量的提高,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商来上海投资、游客来旅游。建成的风电场不仅为当地供电,风电场附件还建设了科普教育、旅游基地,成为新的景观。发展风电可以建立一个风电设备生产、安装制造的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仍需政府干预

  以上外部效益在市场上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这是市场机制的失灵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应该对风电发展进程进行干预。

  政府的干预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实现。从世界风电发展的实践看,支持风电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固定电价、贷款贴息、增值税减免、所得税减免和公共研发支持。价格补贴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固定电价政策主要是通过法律规定出风电的价格和价差分担机制,法律规定的固定价格水平和期限能够保证投资者有利可图。固定电价政策最典型的代表是德国的购电法(feed-in-tariff)。目前,欧洲已有14国家实施了购电法。

  为了促进上海风力发电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制定合理的风电价格政策:上海市的电力结构中,煤电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是通过华东电网输入的水电。与煤电和水电相比,风电的价格要高很多,竞争力较弱。因此,要促进上海风电发展,必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定,确定合理的风电价格水平和标准的购电合同,从而保护风电场的利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个领域。

  增加研究开发投资:政府资助风力发电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风电上网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发,一方面可以减少风力发电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设备效率,提高年上网电量,从而降低风电上网价格,推动上海风力发电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上海政府应该积极地给风电项目制定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如表3所示,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对于风电上网电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且增值税的影响要比所得税更明显。尽管风电的增值税率已有过去的17%降低到目前的8%, 但仍有很不合理的地方。

  推进贴息贷款政策:由于上海风电项目的初始成本较高,对于开发者而言,融资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和上海政府有必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制定贴息贷款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或者是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其他的融资机构投入更多的风险资金,来减少投资者的风险。

  引入CDM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第12条款中所确定的,有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CDM它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帮助发达国家实现CO2 减排义务;二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CDM允许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共同实施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减排项目,由此获得经过公证的减排量,作为其遵守“议定书”规定的定量化限控和减排承诺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风电项目的初始投资比较大,引入CDM机制不仅能引进资金,解决融资问题,还能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海和我国风电的发展和投资。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