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能效标准年内出台 28%市场产品不合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 08:03 北京青年报 | ||||||||||
李沙 根据即将出台的标准,1.5匹壁挂式空调每小时最高耗电量不能超过1.35度 记者近日从有关渠道获悉,酝酿已久的空调行业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今年内就要出台。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壁挂式空调最低能效比将从原有的2.3提升至2.6。对此,中国家电
面对浮躁的空调市场,“能效国标”能否成为“救市”的良药? 据有关人士介绍,当前家用空调器行业的能效标准是1996年颁布并执行至今,当时规定的空调最低能效比是2.3。而根据即将出台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空调将按能效等级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标准,能效指标3.4,五级为最低标准,能效指标2.6。以1.5匹壁挂式空调为例,其每小时最高耗电量不能超过1.35度,否则将不允许上市。 “这个‘能效国标’虽能清除一些杂牌,但对国内的一二线品牌来说仍是偏低,到头来中国的空调市场仍难跳出价格怪圈。”三洋空调营业部长余海宏表示:能效国标在肃清行内的杂牌军及螺丝刀工厂的层面上将有着重大的意义,但要想仅以此来引导行业走向良性竞争仍显单薄,中国空调行业还需要从产品结构多元化、上下游资源联合,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入手。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空调企业有400多家,2003年的生产能力就已近6000万台,供过于求的窘境使本来利润丰厚的空调业成为继彩电业之后第二个陷入价格战的行业。相对于国内空调企业的“薄利”,外资品牌似乎被划在了价格怪圈之外。 三洋空调总经理藏本干曾解释说:“面对供过于求、消费能力有限的市场,国内空调企业多把眼光放在了低价竞争以扩大市场份额上,虽然市场份额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但这种竞争往往是不顾成本的竞争。而外资品牌在竞争的过程中拥有自主的先进技术,因此多把竞争引向于技术层面。在低端产品受价格打压之时,高端产品无疑就成为了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只有以科技竞争为本才有可能将风云变幻的空调市场推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多年来,虽然中国市场上的空调品牌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变频技术,但真正实现变频的却少之又少。有资料显示,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AM-α变频控制技术。三洋空调作为三洋电机的全球生产基地,率先采用了这一技术生产出直流变频空调,不仅温度控制精度高达±0.5℃,更可省电30%。 高端技术装备出的高端产品,意味着高成本、高利润。在竞争残酷的市场,利润的丰厚是企业发展的“护心丸”。“螺丝刀”类的拼装企业在变频的漩涡中是没有生存能力的,无形当中“洗牌”的节奏也会进一步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