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在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直接国际竞争的加剧,六大航空集团的挂牌,为提高中国民航竞争力实现了可能。现在民航重组正进入实施阶段。到基本完成估计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伴随重组,中国民航运输业正在实现集团的规模经济性,其竞争实力将获得了大大的增强。数量减少而实力壮大的航空公司集团能否成为民族产业的一面大旗,取决于重组后是否真正
地提高了经营效率,减少单位成本和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性。
民航重组的规模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飞机航材库存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
鉴于国内航空公司维修成本普遍占超过总成本的10%,探讨企业的重组对降低维护成本的积极影响有很现实的意义。航材使用量的预测是一个困难的工作,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飞机零部件损坏或失效是不确定的概率事件,其更换视检查的情况而定,为保障飞机正常飞行各航空公司和维修站要储备大量的航材以应不时之需。对于航材库存的定量控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公司,维修中心及各大飞机制造厂都是采用泊松分布计算模型进行库存量的计算。对模型的介绍和计算省略去。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航材(BOEING737上用的)为例,参数如下:
表一
零部件
|
设计/统计使用寿命(FH)
|
每架飞机数量
|
单价(USD)
|
订货/送修周期
|
标准消耗件
|
5000
|
10
|
100
|
三个月
|
专利消耗件
|
10000
|
5
|
2000
|
半年
|
周转件
|
20000
|
1
|
20000
|
一年
|
假设四个航空公司原先各有10架BOEING737,各自库存备件,按照不低于95%的保障率运用上述模型计算如下:
表二
零部件
|
λ
|
最低库存量
|
四个公司合计数量
|
四个公司合计金额
|
标准消耗件
|
12.5
|
19
|
76
|
7600
|
专利消耗件
|
6.25
|
11
|
44
|
88000
|
周转件
|
1.25
|
3
|
12
|
240000
|
总计
|
|
|
132
|
335600
|
上述航空公司联合后总共有40架BOEING737,统一库存备件,按照不低于95%的保障率运用上述模型计算如下:
表三
零部件
|
λ
|
最低库存量
|
库存金额
|
标准消耗件
|
50
|
62
|
6200
|
专利消耗件
|
25
|
33
|
66000
|
周转件
|
5
|
9
|
180000
|
总计
|
|
104
|
252200
|
对比分析见下表:
表四
对照表
|
库存数量
|
库存金额
|
重组前
|
132
|
335600
|
重组后
|
104
|
252200
|
减少比率
|
21.21%
|
24.85%
|
由上可见重组之后,仅仅航材库存集中控制一项措施就可以使库存数量及金额减少超过1/5接近1/4,重组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且原来维护五个航材库的成本可以合并,资源可以共享。
人工管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在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和重复造成的成本盲点,直接导致效率低下和重复劳动。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随意性和多变性。这些特点导致该隐性成本高高在上无人察觉。
一是:该成本的第一关键是管理的幅度太大,中国航空公司的总裁到最基层的员工往往隔了十几或二十几个级别。而在先进的组织结构中,组织是扁平化的。
二是:组织结构臃肿超编重复严重。比如发放物资的部门在各航空企业都有专人管理,在一级级部门下又有专门的人员和相应的机构。这些重复的人员和机构做着重复的劳动,将一样的物资从一个无关的人手中传到另一个无关的人手中。但是为了这些人员和机构,办公费用、分房福利、用车餐费等都不能少。
三是:职能不明确,角力导致浪费,严重浪费成本。多个部门具有类似或模糊的分工,政出多门,导致该做的事没人去做,因为“花”不到钱,可能没有油水。而一些艰苦的工作可能谁都不乐意做,推委扯皮造成工作的被动和落后。而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争先抢到自己的旗下,以便可不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占用更多的成本。
民航重组之后,必然要合并相同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重复的劳动人员。
一、要减的是那些人浮于事的部门和富余人员,优化组织的结构和模式是主要途径。如,航空集团的分公司的机构设置和下面的各个部门大可不必都重复总公司的设置,目前的太多设置就滋养了相当数量的无所事事的“大忙人”。
二、相同或类似的系统、工作人员都可以直接合并。迅速的形成合力。实现规模的经济性。如销售体系、机构和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体系。现在可以合并营业部、办事处、各部处室。比如5个航空公司各有独立的某部门,假定各有1000人,做着类似的工作。5家公司何为一家后,如原来5个人员各自负责各自规章制度的编写,现在一个人编写一套就可以了,同样的工作可以覆盖5个航空公司。初步考虑约4/5的人可以精简或转移去加强或开拓新的业务。加上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和先进管理手段的采用,组织结构和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很容易做到。
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果可以大幅度提升
飞机的利用率可以获得提高
根据民航经济学家的计算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同步提高飞机的客座率和航空公司的利润率。同样广州飞北京的三个航空公司飞北京,重组前可能家家都不足40%,重组后三家统一规划航线,只派一家飞机去飞,可能飞机的客座率达到100%。腾出来的飞机用来开辟别的市场。如此一来,重组带给各个航空公司的好处是直接和现实的。
训练设备和系统的利用率可以提高
航空公司的飞行训练需要购买代价昂贵的模拟机训练设备,代价上亿甚至上十亿的资源如果使用效率提高一倍,就可以节省上亿的支出。而机务训练、乘务训练和地面人员培训都需要频繁和反复的训练。重组的好处是使这些训练设备得到更充分的使用。即使是培训的教材、教室、教员都可以进行优化和共享。一部分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节省出来的资金和资源可以转为利润或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民航重组之后,办公设备、地面保障、飞机维修设备也都可以实现共享。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其规模经济性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利润。
集团整体优势的“放大效用”不可忽视
集团享有的政治优势和政策优惠可以带给企业更多的收益
三大航空集团的一把手享有正部一级的待遇。这毫无疑问可以使企业获得巨大的政治优势。在具体独立运作的经济活动中,巨大的政治优势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巨大的经济优势。在和各个政府管制部门处理有关事项,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灵活和自主。而集团的进出口贸易权力、金融财务自主权、独立的外事权等集团优势可以在重组后的企业中获得放大优势。有利于企业的拓展。
集团规模的扩大可以大大提高集团的谈判能力
物资的集中招标采购可以是集团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重组后,企业一次采购的各类物资,从飞机到餐巾纸都具有极大的谈判能力。可以大幅度的压低采购物价。众多的供应商会自动的降低成本价格来争夺集团巨大的内部各个市场。航空配餐、飞机维修维护、办公用品、飞机费用、航材费用、航油费用甚至机场的起降费用等等都可以大幅度降低。
与此同时,在一些航线上,竞争对手消失了,集团的谈判能力可以大大提高。集团可以稳定票价,让“过度竞争”流失的票款得到回笼。
如此一来,两头的谈判能力得到巨大提高。重组的威力可以成放大效用展现出来。
智力资源和管理(财务)能力可以产生乘数效用
民航重组后,集团可以整合更多的智力资源和人力。原来需要花费心思的竞争对手变为自己的一部分了。集团可以集中智力资源专心于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和发展。
而财务和管理空间更具有回旋余地了。集团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财务成本。利用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财务杠杆进行资本运作。从而驰骋于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之,民航的重组为民航企业发挥规模经济性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和机遇。能否抓住机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配置,拓展市场就看各个集团的智慧和管理能力了。如果重组的顺利和成功,民航重组也可能带给普通民众获得更便宜的机票,更频繁的航班和更多的航线。(责编:晓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