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每个月要亏损200万元左右,生态农业又根本没有启动,龚如心在上海的投资项目全线告急。”8月中旬,一位不愿具名的合作方高管面对记者显得忧心仲仲。
一年前,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港台昵称“小甜甜”)意气风发地出现在上海,先后阔绰出手,接盘有4O多家门店的顶顶鲜超市,并在崇明岛圈地6000亩。由此,“小甜甜上海打造生鲜帝国”的梦想不胫而走。
势易时移,随后一直官司缠身的龚如心再没有在上海露面,又有消息说,她现在正尽力争取获得澳门赌场的新牌照,上海项目相对她来说,应该只是“湿湿碎”(香港话即小意思)。
超市大幅亏损
其实这条路走得并不是很长。
2001年6月,华懋集团正式入主顶顶鲜超市,当时顶顶鲜正因为荷兰超市大佬阿霍德的退出而待字闺中。
据了解,华懋入主,拍板的是有关政府方面。市场人士分析,除了背后高达800亿港币资产的支撑,政府方面看中的还有“亚洲第一富婆”龚如心抛出的一个诱人计划:通过崇明6000亩农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为遍布市区的顶顶鲜超市提供直接的生鲜配送,从而大力发展生鲜超市。
一开始龚如心也的确雄心勃勃。她把对于顶顶鲜的投资从3000万元追加到1亿元,把实际控股权从20%提高到90%。为了绕开有关“非内地资本持股不得超出商业企业股权的65%”的政策限制,龚如心甚至想到了用“借钱”来换取实际股权的方法:新追加的7000万元算是借给徐汇副食品公司的,后者则以70%的股权作抵押;一俟政策放开,则华懋完全拿到90%的股权。
龚如心以如此高的比例实际控股顶顶鲜,无非是想把这个超市彻底置于港方的控制之下,使其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
不过,事实证明,这同样也犯了诸多外资超市的大忌——经营管理的“非属地化”。据中方一位高层管理人员透露,徐汇副食品公司此后再难对顶顶鲜的业务发出声音,依然担任董事长职位的中方代表王建明也因为长期虚挂其职而多次提议改换人选。
“没有了中方的支持与帮助,就失去了诸多‘内地’优势。”据该中方高管介绍,在联华、华联等超市以每天新开一家店的速度高速扩张时,顶顶鲜超市不管是营业额还是网点数却是在不断萎缩。接手时本已亏损的顶顶鲜还有47家门店、后来因为市政动迁和经营不善,分别有3家门店关门歇业。
如果是本土超市,至少应该可以在其他地方争取到3家网点以作为市政动迁的“补偿”,但是港方打理下的顶顶鲜却没有及时意识到或成功争取到这方面的“权利”。
生态农业难产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顶顶鲜超市现在进退维谷,最大的原因还是就在于崇明项目的搁浅。
“龚如心与她公公在香港的官司已经严重影响了崇明的项目,这个项目根本就没有进行下去,原本定好的100万元的注册资金一分钱都没有过来。”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汤志坚告诉记者。
崇明县外资科一位官员则说:“小甜甜刚来就说是要做很大的投资,后来看起来并不大,不过是500万元港币的规模,现在甚至根本就没有进展了。”
但在当时,却没有人会怀疑“小甜甜”的诚意。20O1年4月,当梳着两个细细小辫、上缀鲜红发卡的龚如心出现在崇明的农场时,她一口地道的上海话迅速博得了当地人的好感。她为投资崇明现代农业而纠集香港华懋集团、台湾纸业集团、台湾上安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而专门组建了中国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公司”),更是让人感觉来头不凡。
最让人心动的是龚如心一个富有远见的计划:通过把台湾的精致农业引入崇明,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运输体系,一方面可以以此为基础抢占上海生鲜超市市场,同时做大后还可以进一步打进国内和国际市场。台湾精致农业本来就是名声在外,加上内地农贸市场集体退出已是大势所趋,所以龚如心这个由华懋出钱,整合台湾技术、种子、管理和内地土地、资源、市场优势的方案同样得到了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的肯定。
去年4月5日,中农公司、上海市崇明县政府和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三方正式签约,合资成立华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农工商集团一口气拨给龚如心6000亩土地。
但是此后发生的事情却日益让人“看不懂”起来。一开始龚如心的全权代表、来自台湾的林英郎还断断续续地来回走动,但是后来就再没有了踪影;中农公司也没有一个人出现,原本承诺的100万元注册金更是至今不见下落。
“龚如心一方面是宫司缠身,同时还满世界跑,林英郎事无巨细都要向她请示,因为找不到,所以根本无法操作。”知情人士透露,林在台湾还有自己的科技公司,他的心思并不全在崇明项目上面;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龚如心的精力已经很难放到内地,“最近国务院向澳门发了两张开办赌场的‘牌’,龚如心正在全力争取”。
由于这个原本要作为超市支撑的蔬菜基地至今难产,顶顶鲜也就因此一直背负“高本”的压力。做生鲜超市的最大门槛之一就在于商品的价格,如果超市生鲜食品的价格高于农贸市场价格,出于消费习惯的顾客自然不会转换门庭到顶顶鲜来;而只有拥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加上高效的物流配送和上规模的网点,顶顶鲜可以大大降低进货成本,形成价格优势。这正是龚如心当初的“如意算盘”,但是这个算盘一直没能按计划拨动起来,顶顶鲜也一直亏本经营。
“对于华懋集团来说,即使顶顶鲜亏几千万,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在于是否意读到了这个亏损,意识到了之后是否采取了什么措施,市场更加不会等待一个失败者。”观察人士认为,命运多舛的顶顶鲜超市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但是这一次发言权并不在政府。李明伟
记者观察:顶顶鲜背后的命运之手
顶顶鲜超市一直命运多舛。
自从1990年代初从每年亏损几百万的1O多家菜场转型为连锁超市之后,就一直在为摆脱亏损而不断“挣扎”、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命运却并不由自己掌管。
一开始与中创公司合作,中汇超市刚刚有了一些规模和势头,中创公司却被因“限制经营非银行业务”而要被迫退出;好不容易引进以生鲜配送享誉全球的荷兰阿霍德超市,却因为有关政策的限制而处处受制,阿霍德-中汇超市反而经营不善;当阿霍德忍痛挥别后,顶顶鲜超市原本想在3个月内吃下百佳超市,却因为“区域分割”问题而被有关方面拖延将近五年,不光没有形成整合优势,反而是负累上身;顶顶鲜超市本来与农工商超市眉目传情,两情相悦,却被拍板由香港华懋集团接盘,不但拆散了可能成就的一对“鸳鸯”,结果还使顶顶鲜超市现在依然陷在亏损的泥沼不能自拔。
过去的姑且不说,但现在顶顶鲜超市亏损和崇明生态农业项目的搁浅,受损者除了龚如心的华懋集团,还有那1200多名收入日益减少的中方职工,以及崇明岛上被闲置的6000亩土地。
一位资深业界人士认为,当初有关方面决定拍板由华懋接手顶顶鲜,由华懋开发崇明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动机之一就是要解决职工的就业问题,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生鲜超市的发展,但是现在看起来,一年多过去了,问题不光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成了问题”。
当然这当中有港方的特殊原因,但是同时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必然因素”。
“既然华懋不懂超市经营,华懋也不懂农业,那么就不应该轻率地由它来接手,光有雄厚的资本和美丽的计划,显然是不够的,这并不构成充分条件。”该资深人士认为,不可否认有关方面的良好意愿,但是既成的事实已经证明当初的决策是错误的;那么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既然在一段时间之内,政府的“无形之手”还不会完全退出,那么就要研究如何真正使心、手和实际效果三个环节达到协调统一。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甜甜”生鲜帝国之路走得并不是很长,但在商业领域,有些路还依然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