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平静如水的冰箱市场,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激烈的竞争,洋品牌的虎视眈眈、不气不馁增加了市场的激烈程度。
三次对垒
到目前为止洋品牌已是三进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到80年代中期,中国市场一直是进口冰箱的天下。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批中国冰箱企业的崛起,进口冰箱风光不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家电市场的疲软带来中国冰箱业自身的优胜劣汰,淘汰了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也打开了国门,引入了国外的洋品牌,为洋品牌提供了在中国的第二次发展机会。到了90年代中期洋品牌全面萎缩,中国冰箱业靠国产品牌撑起一片江山,并因此被誉为最成熟、最有竞争力的行业。进入2000年,洋品牌又开始了第三轮的冲锋,他们将收购、兼并的中国冰箱企业作为阵地,摆开了“决战”架势。
洋品牌为何三番五次地进军中国市场?最关键是中国冰箱市场有庞大的容纳力。
显然洋品牌的中国之行并非坦途。中国家电协会日前对全国1-6月份冰箱销量统计显示:150万台以上规模的品牌,只有海尔和容声,100-150万台规模中出现较大空当。30万-100万台的规模中,三星增长最快,它利用中国的低价劳动力,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成为所有外资家电企业中发展最快的一家。在30万台以下的规模中,伊莱克斯比去年同期负增长0.27%,尽管较前几年有大幅减缓,但能够在成熟的中国冰箱行业中立住脚实属不易。海尔、容声、美菱、新飞四大国产冰箱仍以64.9%的市场占有率牢牢把握着中国冰箱市场的主动权。
实力比拼
冰箱业的实力构成有以下几方面: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服务水准以及本土化等。
技术水平:从目前中国市场的冰箱产品来看,中国冰箱的技术水平已经处在世界制冷业的前端。国产冰箱中,已应用了一些尖端边缘技术,如海尔的银色变频冰箱、全频网络冰箱,科龙的生态保鲜冰箱等。在今年德国科隆博览会上,海尔全频太空王冰箱成为博览会的焦点。一些洋品牌由于对中国消费者的预期消费估计不足,有些仍然用国内冰箱业早已淘汰的机械温控技术。另外在节能等方面也落在国内企业的后面。去年5月份,在国内进行的第一次冰箱产品节能认证中,首批通过认证的9家企业的103种型号的冰箱和冷柜产品中洋品牌仅占其中的10种型号,还不到总量的10%。中国冰箱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美国,海尔冰箱占到美国小容积冰箱25%的市场份额。在欧洲,海尔全频太空王冰箱的日耗电量仅0.48度,几乎只有欧洲A级能耗标准的一半。
创新能力:近年来,国内几大主要冰箱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环保、抗菌、保鲜、变频、网络等新型冰箱层出不穷。这种创新速度让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洋品牌很头疼,由于规模小,投入少等局限,他们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基本上只是尺寸、容积上的变化。
服务水平:洋品牌意识到在中国市场做服务很难,所以推出了“家庭保养师”、“售后零服务”等理念,做到位却是一件很费时、费力、费钱的事。在欧洲,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很细,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些,而在中国,这些工作必须企业自己来做好。前两次洋品牌的败北、本土冰箱的取胜,服务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洋品牌过不了这个门槛,份额上升得越快,危险性越大。
本土化:真正做到本土化设计,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需要企业自身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而且必须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洋品牌要参透这些,不太容易。
走出国门
中国加入WTO后,国产品牌与洋品牌的竞争将扩大到多个行业, 冰箱中洋品牌的三次较量,只是拉开了这种竞争态势的序幕。
其他行业类似的市场争夺战也证实了这一点。以啤酒行业为例,90年代初,60多家洋品牌仿佛是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的大多数酒店和商店。仅仅过了五、六年,洋品牌亏损状况日益严重,纷纷退出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在竞争中迅速壮大,重新成为市场的主宰者。现在,有的洋品牌已改变了策略,又开始用渗透的办法进军中国市场。
面对争夺战,国产冰箱必须在技术、创新、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增强自己的实力。赢得这场市场争夺战的根本法宝最终必须以实力做保证。据家电协会统计:今年1-5月份欧美洋品牌共销售40万台左右,而中国冰箱出口国外达170多万台,其中仅海尔一家上半年就出口冰箱69.1万台。
正如洋品牌进入中国一样,中国品牌也会走进洋品牌的故乡。
订财经短信新闻 国内外经济动态了如指掌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