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与奥运有关的记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6:28 《光彩》杂志
见习记者 刘佳 王敬发 马华健身俱乐部是国内较早成立的专业健身场所之一。创办人马华,1985年进入健身界,从1991年起在中央电视台主持了近10年的《健美5分钟》。“天天跟我做,每天5分钟。”成为一个时代的健身口号。 1998年11月 第1家“马华健身俱乐部”在北京开业。大众健身操就这样在马华的带领下风光无限地开始上演。凭借十几年来的行业经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从理念还是规模,“马华”都站在健身界的前沿。 命运无常,2001年马华突患白血病去世。俱乐部由其丈夫郭明杰接手经营。时隔6年,郭明杰仍然精心打理着与妻子共创的事业。在奥运倒数1周年来临的日子,我们采访了郭明杰,听到了一些他与奥运的故事。 和2008年的奥运会相比,2001年的“申奥”对我来说印象更加深刻。2001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那时正是马华病重,还记得“申奥”成功是哪一天吗?2001年7月13日,我想那天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日子,看完电视直播之后听说不少人还上街庆祝。那天我和马华一起在家看电视,她身体不好,我们就没有出门。我这个人喜怒都不太形于色,很少有什么事能让我表现得特别激动,但那天我们俩像两个大孩子一样,好象真的是圆了一个梦,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们觉得特别自豪。虽然是在家里,没人看见我们的激动,但那个场景一直留在我心里。特别是后来马华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我们全家的心情可想而知,现在回想起来,“申奥”成功可能是那段时间里为数不多的快乐的回忆了。 来“马华”健身的有好多都是10年以上的老客人,也可以说成是朋友,这一点从马华当年病逝就能看得出来。那么多会员都哭了,她们的反应甚至和我们这些家属一样,震惊、难过、不敢相信。马华走了以后,社会上一度有很多的质疑和猜测,对俱乐部甚至整个健身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让我措手不及。接下来的半年俱乐部经营举步维艰。但因为有这些老会员的支持,俱乐部挺过来了,正如我坚信的那样,人们对健身的误解早晚会得到澄清。“非典”那年,连西单都没人敢逛了,“马华健身”带着学员们在室外跳操,多少困难我们就这么一起扛过来了。 经过这10多年,俱乐部和会员早已不仅是教练与学员的关系了,当年小一点的会员现在已经成家立业,大一点的会员由“小姐”变成了“大姐”,她们看着“马华健身”逐渐完善,自己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许多变化,说“马华”跟她们已经成了姐妹也丝毫不过分。现在哪个健身俱乐部能做到这样?这些是我们用时间和真诚换来的,是永久的财富,我们能不珍惜吗?坦白地说现在很多新开的健身俱乐部硬件设施和经营理念都很国际化,跟它们相比,“马华健身”肯定不是最高端的,但我们有我们的客源,我们愿意为最普通的老百姓服务,让想锻炼的人都锻炼得起,这就行了,不用太花哨的课程,也没有那么多外籍教练,这是“马华”的人情味,也是我们独特的味道。 从客流上我们能发现,最近几年来健身的人多了很多。现在人们把健身当作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观念的转变其实就在这2年,我想这和我们国家要办奥运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还有一个明显的改变是现在新开设的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多了,我们当年开“马华健身”的时候北京没有多少同行,现在大家越来越看好这个行业,而它也确实有发展。迎接奥运我们有自己的一些准备,行动也比较早,从“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就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培训自己的健身教练,以后这些都是紧俏人才。奥运会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件盛事,这正是北京健身业发展壮大的好机会,这种运气不是谁都有的,落到了我们头上没有理由不好好把握。 最近几年,在一些国际重大比赛中和健身健美有关的项目越来越多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新增了跆拳道;2002年釜山亚运会,健美又首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这些项目我们这儿都有课程开设。奥运会结束了紧接着是残奥会,以后北京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国际比赛,奥运会把运动的意识带来了就会留下来,它对于我们老百姓的影响肯定不止那十几天,它是长远而持久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