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让伦敦奥运预算捉襟见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机动开支

  说到底,承包商们的做法无非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性行为,完全无可指责,只是苦了伦敦奥组委及政府相关部门,眼睁睁看着预算飙升,却毫无办法。2007年中,英国国家审计署警告说,虽然他们已经认可了政府提交的预算案,但这份预算案仍然有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必须“努力控制开支”,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物有所值。

  在国家审计署列出的有可能超支的项目中,奥运场馆的设计与建设依然占据了绝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预算最初只为安全保卫工作准备了1.9亿英镑,被审计署批评为“大大低估”。考虑到伦敦在申办奥运会成功后仅一天就遭到了恐怖袭击,也考虑到奥运会的不同项目将在伦敦市内各个场馆展开,如何估算安全保卫工作开支成了令政府最头痛的事之一。有安保官员私下里对媒体抱怨说:“组委会打算把沙滩排球比赛放在皇家近卫军骑兵校场进行,你让我们怎么做保卫工作?”

  这事最终惊动了首相布朗及奥运事务大臣泰莎·乔威尔。事实上,早在2007年初,时任文化大臣的乔威尔就估计说,安保开支应该占到奥运总预算的30%左右。当年6月,乔威尔正式出任奥运事务大臣后,便向首相布朗建议,应为奥运会预留一笔款项,以备不时之需。随后,布朗终于拍板,决定在预算中增加一笔高达22亿英镑的“机动资金”,使奥运总预算达到了93亿英镑。

  如此“大手笔”自然要招来反对派的诘难。保守党强调说,奥运预算飞速增长,有失控危险,反映出工党政府的无能,也让公众怀疑政府到底有没有能力管好奥运财政。

  其实,事先将预算提高,以免到时超支,这是重大工程常用的手段,但对布朗领导下的英国政府来说,增加奥运预算还有另一层政治意义:伦敦奥运会在2012年举行,接下来的2013年就将举行英国大选,如果奥运预算出了问题,必将影响工党的大选选情,这是布朗绝不想看到的,因此他宁可冒着被反对派责骂的危险,也不能毁了工党的执政前景。

  赞助收入

  说到奥运会的财政状况,自然不能光盯着花出去的开销,而看不到收进来的钱。

  自1984年洛杉矶之后,凭借各式各样的赞助,奥运会已成为一台庞大的赚钱机器,伦敦自然也不会例外。按国际奥委会目前的估算,伦敦奥运会可望在未来四年内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赞助。如果实现这个目标,这也是奥运会从各大跨国公司收到的赞助额第一次超过10亿美元。

  不过,国际奥委会仍不满足。今年2月,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主席赫伯格就表示,除了现有的赞助商,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可口可乐、维萨卡,中国的联想、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松下等,国际奥委会计划在未来4年内再发展一至两家全球赞助商,并透露说,已与俄罗斯国有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进行了接触。

  按惯例,在两届奥运会之间的4年中收到的赞助款,将由这两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分享,各取一半。因此对主办城市来说,自然是赞助商越多越好。

  只是这一回,Gazprom的消息让伦敦有些尴尬,因为伦敦也正在寻找一家石油公司作为2012年的赞助商。可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运作规则,在每一个行业里,只有一家公司能成为全球赞助商,这就意味着,如果Gazprom与国际奥委会签了赞助协议,那么伦敦想自己找一家石油公司的愿望就泡了汤。

  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没有难倒一些擅长玩文字游戏的人。据说已有人建议把Gazprom归入天然气公司一类,这样一来,与伦敦要找的石油公司就不会发生冲突,因为“天然气”和“石油”是两个不同的行业。

  但不知这位“谋士”想过没有,就算天然气和石油分属两个不同行业,毕竟仍同属能源这一领域。如果Gazprom真的成了奥运会全球赞助商,伦敦从另一家石油公司收到的赞助额肯定要大打折扣,这是不是伦敦愿意看到的呢?恐怕还真得仔细算笔账才能知道。


天意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