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罗格:亲自发动了奥运节约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04:32 第一财经日报

  陈汉辞

  8月8日当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将向各国和地区亲自发送北京奥运会的正式邀请函。

  “我已经去中国察看过北京奥运会的准备情况。我认为北京奥运会准备得非常充分。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将取得圆满成功。”罗格日前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宣传的是悠久的文化以及如今的面貌

  在北京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罗格曾多次来到北京进行考察。

  罗格曾表示,奥运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举办城市的工作是否专业,还取决于外界的印象和评价。“因此,我们不仅要保证筹备工作的各项技术环节无误,同时还要注意那些有可能影响到中国以及北京奥运会形象的隐性因素。”

  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示自己风貌的机会,但西方世界仍然对北京奥运会有些疑虑。无论是在北京奥运会的例行发布会还是协调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上,都会有个别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无休止的质疑”。

  罗格在近日接受西方媒体的一次采访中,也公开驳斥了一些观点。他表示:“不能把所有社会问题都看成是中国特有的,实际上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而且在欧洲也同样存在,这些国家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罗格强调,中国绝不可能把奥运会作为“政治工具”。“他们所要宣传的,是这个国家灿烂悠久的文化、广阔的地理,以及如今的发展面貌。”

  “奥运瘦身”背后

  三年前,当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从罗格手中接过五环旗,就宣布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罗格这样形容当时的时刻,“好比孕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出生日期将是2008年8月8日。”

  就在这个孩子孕育的第一年,因为其“瘦身”行动引起世界的关注。2004年的7月,造价30亿元的“鸟巢”在一段时间内是否科学成为各界探讨的话题,最后上升到几位院士联合“上书”有关政府部门。在中共北京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强调,要挖掘存量,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减少重复建设;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在满足赛事需要的前提下重新调整项目规划,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

  当年7月底,“鸟巢”造价降至23亿元,同时,“水立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等工程也进行了“瘦身运动”,节省的费用高达几十亿元。

  其背后不能不说国际奥委会改革的大背景。

  “精减、节约政策,是罗格上任后改革工作的第一任务。其中,最被人关注的可能就是有关奥运会的各项改革。”国际奥委会委员、第29届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委员吴经国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奥运会规模的日益庞大,金钱、物力、人力的浪费也时有所闻,“奥运会”也遭遇过于商业化的批评。

  “罗格上任后新增的第一个委员会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减少奥运会的主办费用,为主办城市节省开支。”吴经国告诉记者。吴经国就是该委员会委员。

  奥运会研究委员会委员针对奥运会的规模、支出做出了全面性检讨,经过多轮讨论,在2003年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200多条意见。这势必对未来奥运会主办城市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而北京将是最先受益的城市。

  “这也是奥运会研究委员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节约办奥运’的口号下,建议未来的奥运会将积极展开一连串的‘瘦身’计划。”吴经国告诉记者。

  奥运会当中最昂贵的部分——运动场馆设施,各主办国家和城市都会支出巨大的费用,奥运会研究委员会建议,应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场馆规模,而非一味求大。当然这与一些奥运会项目在这个国家和这个城市受欢迎的程度有关系,所以应当与国际单项运动总会进行务实的协商和商讨,认真考虑场馆的规模大小和座位的多少,避免无谓的浪费。

  2005年初,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在公开场合对北京2008奥运会预算分配和“节俭办奥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和国际奥委会签过合同,合同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各方面服务及场馆建设的有关情况,因此,相信北京到时会达到所有的要求。”

  同时他指出,关于奥运举办费用,一般来说,这部分预算的60%是由国际奥委会来承担;另外40%由举办城市所获赞助及门票收入来负担,“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这种方式都为举办方带来了利益。”

  罗格认为,为奥运会新建的机场、地铁、轻轨等各项交通设施对主办国来说是有益的,是留给当地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也正是各申办国对举办奥运的兴趣所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