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安踏重组赴港上市 奥运体育引发服饰行业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6:13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6月26日上午,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在香港联交所发布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显示,安踏将公开募股(IPO)资金总额约为31.7亿港元,计划发售6亿股股票,发行指导价格区间为每股4.28-528港元。上述指导价格区间基于安踏2008年人民币6亿元预期收益的预估本益比为17.1至21.1倍。

  7月10日,安踏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保荐人为摩根丹士利。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为筹备上市,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现任总裁丁志忠等人于2006年8月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安踏国际、安达投资及安达控股三家公司,为拟在港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而拟上市公司全资拥有安踏中国等5家公司。

  与此同时,安踏进行了企业内部重组。重组内容主要包括向安踏

福建收购生产设备及商标,向丁志忠收购专利,解散安踏晋江,按照集团发展策略成立新实体等。

  为拓展零售市场,2006年6月,安踏中国通过全资子公司厦门投资,于10月成立了上海锋线体育用品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

阿迪达斯、锐步、Kappa等品牌的运动服饰。2006年到2007年,上海锋线又分别成立了北京锋线、广州锋线、厦门锋线、苏州锋线、哈尔滨锋线等公司,用于拓展阿迪达斯、锐步的区域销售。

  重组完成后,安踏国际等三家公司分别持有拟上市公司83.25%、7%和9.75%的权益,在安踏实现全球发售后,将吸收进25%的公众股,安踏国际、安达投资及安达控股被摊薄为62.44%、5.25%、7.31%。

  2006年8月,安踏国际、安达投资及安达控股还注册成立了安踏事业和原动力。同时,安踏实业在香港成立了达泉有限公司,用于协调集团海外业务,包括向海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及协调本集团产品海外销售。2007年1月,由原动力投资成立了厦门贸易,用于安踏产品的销售和交易中心。

  安踏表示,2007年集团将继续重点经营运动服饰零售市场。有数字表明,目前安踏在全国大约有37个分销商,4000家门店。去年公司实行净利润约为1.47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其净利润将增至3.7亿元人民币,2008年增至人民币6亿元。

  根据前锐(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一份预测,自2000年起,中国体育运动服饰市场的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2005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约为2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容量将达到460亿元人民币,预测年复合增长率为22.6%。2005年,耐克、阿迪、李宁、安踏、锐步等五大品牌的销售收益约占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的40%,其中3.2%为安踏所有。而其余60%的市场份额被一些分散品牌所占据。

  专家认为,伴随着北京奥运临近,民众对运动和健身意识将提高,“奥运体育”概念成为激励安踏等体育用品企业上市热潮的动力。《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也了解到,包括乔丹运动、特步体育、361°、匹克运动等在内的体育品牌都已制订了2008年的上市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