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奥运赞助败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13:55 《经理人》

  赞助并非无往不利,许多企业也为自己的一时豪气而付出代价

  - 文/李 薇

  奥运是把双刃剑,舞得好是独孤九剑,舞得差会剑走偏锋。

  许多中国企业容易把奥运商机利好绝对化,其实历届奥运也有不少前车之鉴。

  企业在运作中一定要符合自己品牌的战略发展,不能为赞助而赞助,也不要超越本身实力去拔苗助长。

  《2006奥运营销年度报告》 对与北京奥运相关的中国品牌进行了评估,结果,与伊 利荣获“年度最成功品牌”相反的是,中国人保财险、国家电网、燕京啤酒等10个品牌则成为不成功的代表。

  “门槛”价格多则8000万美元,少则1600万人民币,对谁家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财、机两失的结果甚至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心理和财务包袱,一蹶不振。

  败鉴参考

  IBM在2000年之后退出了TOP,结束了与国际奥委会40年的合作关系。此后UPS、施乐告别了TOP,麦当劳也曾经一度宣布有可能退出2008年的TOP。

  对这些跨国巨头来说,金额逐年增加的TOP计划能否取得合理收益是个大难题。

  1. 施乐:赞助增加债务负担

  2003年10月,赞助奥运40年的施乐宣布退出TOP,此举是施行财政紧缩的经营行为。自从1999年8月发出第一次盈利警告以来施乐股价一路走低,2001年5月的财务丑闻又使施乐损失了巨额资金,2002年负债额已高达213亿美元。面对6000多万美元的赞助费,力不从心的施乐只能割舍。

  2. IBM:矫枉过正陡添压力

  同样与奥委会合作40年的IBM,2000年后也说了拜拜。亚特兰大奥运IBM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承办商,提供信息时出现了低级错误,如将

拳击选手身高说成0.7米或7米。为在悉尼重新赢得口碑,IBM出动技术人员和志愿者7000人,提供24小时服务等,花费超过一亿美元。之后IBM希望缩减赞助额的谈判未果,成为继续合作的最大障碍。

  3. 锐步:耐克偷袭猝不及防

  锐步是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式鞋类供应商,但被人们误以为供应商是耐克。当时耐克在奥林匹克城和公园旁设立体验中心,举行观众免费参与活动和派发门票挂绳。当戴着耐克标志挂绳的观众出现在场馆时,人们误会耐克是赞助商。耐克成功伏击营销,对锐步却是惨痛的失败。

  悉尼奥运会UPS原可通过投递赛票来提升知名度,但是由于当地没有足够人员,只得请

邮政部门去做,失掉绝好机会。

  雅典奥运会TOP恒康保险没从主流媒体上得到报道,观众几乎一无所知。继续参与北京奥运,恒康除了增加曝光率,还需要更周详的综合改进计划。

  败局原委

  赞助商应该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掌握奥运对品牌塑造的精髓。缺乏通盘考虑、设计和执行的赞助,只图一时扬名,结果只会既伤了企业的元气,又无法得到理想的回报。

  1. 盲目烧钱

  赞助奥运会可以算得上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赞助,如果无视自身现实情况,很可能成为一场得不偿失的“烧钱运动”。正如伊 利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江天所指,必须“谋定而后动”。

  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指出,“目前为止,奥运会的标志是凸现出来了,但中国企业和品牌还没有给我太深刻的印象。”更多时候除了广告上的企业与会徽组合,就是把“宝”押在运动员身上。但比赛的魅力就在于充满悬念和不可预知,悉尼奥运会,全球通押错了全面溃败的中国体操队;安踏押错了孔令辉与王皓,百事可乐押错了李小鹏……损失都以数千万计,企业从体育竞赛中寻找激励和寄托,却在落空之后为品牌蒙上了阴影。

  2. 缺乏谋略

  北京奥运营销的竞争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本土赞助商经验、能力考验更大,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完备的组织、机制、计划。有些企业仍然停留在“表面文章”,没有意识到借奥运之机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性。据了解,许多企业成为赞助商后,仅仅在商标前加了一个会徽,企业内部甚至没有专门部门或人负责奥运项目。

  3. 耐心不足

  奥运营销是长期的经营,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不明智。搜狐副总裁陈陆明说,奥运辐射影响广泛长远,不能结果导向不择手段,那如同使用兴奋剂,会被严令驱逐。

  恒源祥副总裁陈忠伟指出,

可口可乐80年不离场令人叹服,它没有太多高级的科技含量,却以品牌运作的艺术达到了品牌精神的最高层次—— 信仰快乐。

  只有那些注重长远利益的企业才会不败于奥运,奥运给企业的增益将是多元化、复合型、持久性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