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专访国际奥委会海博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07: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关云 万相辛

  新媒体玄机

  专访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部主席海博格

  “我不行,我在学。”

  68岁、精通四国语言的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先生谈笑间表达了对新技术的渴望,“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我的孩子了解得更多,目前我在努力尝试,这是一门必修课。”

  是的,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正在冲击现代奥林匹克刚刚奠定的成熟商业模式。而北京奥运会,正处在由新技术引发新媒体变革的伟大时代。

  变革总是带来机遇,也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8月6日,由奥运经济(北京)论坛委员会主办,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北京奥组委协办的奥运经济论坛在京举行。

  会上,海博格先生做了简短演讲。之后,他饶有兴趣地接受了本报记者关于新媒体和隐性营销问题的独家专访。

  《21世纪》:雅典奥运会电视转播总的收入为15亿美元,北京奥运会的收入则预计达到30亿美元,你如何看待这一巨大变化?

  海博格:此次北京奥运会对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无论是在赞助费还是转播费用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之所以赞助商和转播商为奥运会能够投入巨资,也表明他们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是抱有信心的。

  《21世纪》:国际奥组委在3月份启动了互联网和手机平台的视频转播竞标,能否透露一下最新的进展?

  海博格: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手机运营商对这项工作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目前国际奥组委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我们正在考虑把电视转播权和互联网、手机转播权进行剥离,目前棘手的就是尚未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21世纪》:针对北京奥运会和下一阶段的奥运会相关转播招标工作,国际奥委会是否提上了工作议程?

  海博格:我觉得新媒体的转播权利在2014年或2016年才会成为国际奥组委关注的重点,目前国际奥组委还是在专注于2010年和2012年的开发工作。

  《21世纪》:我听说国际奥组委希望从新媒体当中获得的收益高于CCTV的投入,是这样吗?

  具体到海外媒体像NBC这样的电视转播机构,他们的态度又如何?

  海博格:在中国,我们也没有决定由哪些公司来承担这部分转播工作。CCTV获得的是电视转播,网络转播承担者依然是个未知数。

  美国的NBC对此兴趣很大,但同时国际奥组委也在同其他美国承包商进行着洽谈。

  《21世纪》:您觉得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参与奥运赞助的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海博格:他们将会改变自己的部分广告策略,新媒体时代的营销特征会越发突显。

  《21世纪》:您如何评价北京奥组委迄今为止的市场开发活动的?

  海博格: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给我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找到了适合的企业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支持,并且在用正确的态度做了非常成功的工作。

  《21世纪》:北京奥组委在隐性市场营销和知识产权所做的工作是否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目前是否有赞助商向国际奥组委抱怨遭遇隐性营销?

  海博格:北京奥组委在这方面做了很不错的工作,他们在规避隐性营销的工作上付出了很多,要知道这在中国并不简单。在接到举报隐性市场营销的事件后,北京奥组委都做出了相应回应。

  《21世纪》:国际奥委会将如何保护赞助商的利益?

  海博格:国际奥组委将向从事隐性营销的公司表示,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他们不能及时改正,甚至将会面临诉讼。最终这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停止他们的行为。

  至于诉讼主体,主要由北京奥组委进行磋商工作,国际奥组委会间断性的过问其中的内容。到目前为止,双方运作得比较顺利。

  《21世纪》:有一些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目前为止并没有续约,这是否意味着合作伙伴关系的转变?

  海博格:目前大多数赞助商都已经与我们续约,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我上任后签约的第一家TOP赞助商恒康人寿就在两年前被宏利并购,根据我个人了解的情况,宏利很有可能在2008年结束其奥运赞助之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