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迟景涛:企业人很孤独 所以去EMBA充实和交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21:20 新浪财经
2007年8月8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远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中国人民大学EMBA学员北京隆达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粟国锦、华电瑞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景涛、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韩曦晨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图为华电瑞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景涛。 2007年8月8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远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中国人民大学EMBA学员北京隆达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粟国锦、华电瑞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景涛、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韩曦晨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以下为华电瑞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景涛精彩观点。 迟景涛:所以会走得更加的紧密。我的资历最浅了,大家把精华都讲完了,把难题都留给我了。我得讲一讲啊。 我讲对EMBA和人大EMBA的理解。和我半年多来的感受。为什么要上EMBA?就像粟总讲的,我们做企业的,其实也很偏难。在某一方面强,在很多方面也是弱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必然会失彼,这个时候企业人也在心理上产生了孤独。企业人很孤独,这个时刻,就需要去交流,需要去充实,需要去开阔。 正像宋院长所讲的,人大给我们开拓视野的机会。这也正是我们人大务实的这种理念。 所谓的经济发展,包括EMBA叫国际化的管理教育,中国在市场经济这个改革的方面,我刚才讲了,时间并不是很长。EMBA的这个教育,正是五周年。 但是在国际化的EMBA教育来讲,实际上EMBA的老师叫师资力量的培养,其实应该是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才能是比较成熟的教我们EMBA的老师。因为它不光是商业还有一些理念的,还有一些文化的,是一个综合体。 面临到这些,又面临到中国好像在2001年WTO进入中国,国际化的商业和中国接轨,中国民族化的思路,中国的计划体制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恰恰在这个时候接轨。 企业人没有时间学这个,什么叫国际化?最终转化一个字。宋院、EMBA我们人大的老师们来做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分工不同。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有我们人大的老师们,EMBA的教授们,为我们把国际化和中国的文化,和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加以接轨。 正像宋院说的,叫开拓视野,实际我们来学习的第一目的就是要开拓视野。中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化的一定要走到国际化。这是我感受的第一点。就是我非常看重我们人大的人文的角度,就是本土化,从务实的角度和国际化的角度。 第二个是平台。EMBA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种开拓视野,还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我刚才讲到了,企业家也好,老板也好,孤独啊,他们也很孤独。他们在商场里面,有的时候是缺乏真实的交流的。但是到了学校不一样了。我们今天能够重回到学校,重回到课堂,重回到人大EMBA这个教室里面。他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 我们这个平台来自不同的行业,我们在企业里面,都带着不同的需求走到一起来的。我现在讲我们的同学,我们会在我们同学之中,同样会获得很多的机遇,很多的启迪。这种启迪往往是更加真诚的。 或者是作为企业者,你会更加便于交流的,EMBA这点是不可不重点提到的。 第三,就是我们的还要丰富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意识。这些靠什么?要靠我们专家、老师给我们授课。特别是我们人大的老师,在转化过程当中,他们完美的转化了,把国际和和本土化的转化。 他们在很多企业里面,在很多优秀的企业做了顾问,做了咨询。他们在顾问咨询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转化,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告诉我们新的学员,我们应该怎么办。 所以人大在人文方面来讲,给我们搭建平台上,我们班是这样,我们和别的班交流还没到这个程度。从我们0606班来讲,我们搭建的平台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而且老师学校为我们想了很多的内容。 包括组织各方面的活动。这是一个我们人大EMBA的一个人文的特色。大体就是这个内容。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