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正文
 

企业商学院渐成新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1:18 经济视点报

  企业创办商学院这个在国外盛行已久的举措,目前在国内也已是蔚然成风,并正在吸引众多的咨询公司掘金其中。

  企业商学院更多的是致力于企业软实力的培养,通过整合市场策略、品牌、文化、上下游关系链等企业战略资源,拉近企业上下游的关系,打造稳固的关系链。.企业商学院,已成为那些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迅速提升应变能力、取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

  企业掀起创办商学院热潮

  10月13日,全国第一届企业商学院院长暨首席学习官年会将在北京召开,被邀请出席此次年会的不仅有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

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的培训学院院长,海尔大学校长、蒙牛乳业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等也赫然在列。

  企业创办商学院这个在国外盛行已久的举措,目前在国内也已是蔚然成风。

  仔细盘点国内的企业巨头可以发现,建有自己商学院的不在少数,知名者如

春兰大学、海尔大学、联想商学院、亚信商学院、新希望商学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商学院相继诞生;而鲜为公众熟知者如金大地企业商学院、武汉小蓝鲸企业商学院、广州梅山马利集团学习中心、威克多企业商学院等,也早在2000年就相继成立。

  2005年4月,飞速发展的蒙牛集团宣布成立自己的商学院——蒙牛商学院,并聘请多位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让所有员工轮流参加培训学习,旨在为蒙牛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而同为国内乳业巨头的伊利也已先于蒙牛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伊利集团奶粉商学院开学典礼”。

  中国企业商学院的建立,曾创造了半年之内仅知名企业的商学院就达6家的惊人速度,这种中国式的速度让那些跨国公司的商学院颇为吃惊。

  一跨国公司培训师在谈到国内企业创办商学院的热潮时认为,这不仅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新纪元,也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而据业内专家预测:中国企业商学院还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和发展。

  这并非无稽之谈,通讯巨头摩托罗拉下属的大学在全球设有14个分校,每年的教育经费在1.2亿美元以上。而据《财富》杂志的一项统计,在《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有高于7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商学院,以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来提高企业整体的学习能力。在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形形色色的各种公司大学已有1600余家。美国企业用来培训员工的时间相当于13所哈佛大学的授课时间,每年企业培训经费超过500亿美元,是美国高等教育支出费用的一半。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的成长,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企业商学院或企业大学。

  跨国公司的经验已经证明:建立企业商学院是迅速提升企业应变能力、取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如今这一理念也已在中国企业家中获得了一种共识,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再不学习,一定完蛋”,蒙牛则把培训视为员工最大的福利。

  对企业商学院的重视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区域范围内为企业家们所接受。9月15日,当竞才人才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王栋在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说,她正在位于河南周口的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协商为对方筹建企业商学院的事宜。

  而在百度中键入关键词“企业商学院”,会出现4万多条相关网页信息。其中提供“企业商学院”解决方案的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如此看来,企业商学院热潮正在吸引众多的咨询公司掘金其中。

  由形式到内涵的转变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而中国企业的膨胀速度也同样惊人。在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争论中,中国的企业往往会选择前者。

  在追求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粗放经营的现象。

  于是,中国企业往往面临着一个速度和规模的悖论。

  企业如果不能高速发展,不能每年增长百分之几十,就不算成功;但高速发展也常常导致企业崩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像巨人、三株、爱多等企业,都在年增长百分之几百的情况下,不出几年便崩盘陨落。

  企业不搞大不行,但规模大了,经营多元化,企业也就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把这一现象归结为中国企业家的困惑。如今,备受困惑的企业家们正在寻求突破之道。

  企业商学院的建立无疑是寻求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正如上述培训师所说,商学院的建立,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因为企业商学院关注的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人才,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推动企业转型及文化变革、满足企业对新技术提升的需求。而且这种关注不是一次性的投入,它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机制,打造一个梯队式的人才结构。

  正如蒙牛乳业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在离开伊利时,有400名下属跟随了他。可以说,在蒙牛发展的初期,牛根生的人才储备是充裕的,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人才的开发和补充就显得不足,蒙牛商学院就应运而生了。

  蒙牛商学院为蒙牛搭建了4个平台: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平台,二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平台,三是构建客情关系的平台,四是搞好品牌建设的平台。

  有人认为,牛根生的决定是聪明的,这正应了西方企业中的一个忠告:“永远不要让你的员工干你对你过去的雇主干过的事情。”

  企业商学院更多的是致力于企业软实力的培养。辅仁药业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亚峰在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外传播自己的思想,通过这种传播来影响更多的企业。

  这个在医药行业颇有名气的企业,在2002年接手宋河,曾在业内引起了极大关注,但辅仁的多元化之路并未影响其对主业的专注,2003年辅仁商学院在郑州大学成立。

  在张亚峰看来,商学院的成立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梳理和积淀自己的理念、文化,并通过对外传播使这种文化产生一种影响力和扩张力,从而为企业的扩张打造一种无形的力量。

  在这方面,跨国公司早已走在了前面。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是,中国地产巨头万科和惠普的合作。

  据称,2004年年底,万科在付出了高达7位数的培训费之后,它的30余名高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惠普商学院的进修之旅,这曾一度被媒体称为一个巨头对另一个巨头的洗脑。

  但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培训结束之后,惠普不但获得了不菲的培训费,并且实现了“帮助惠普公司在华的重要客户及合作伙伴建立企业的管理优势,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初衷。

  而万科的员工自然是感觉不一般、受益匪浅。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兼人力资源总监解冻先生表示:“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惠普公司是万科集团的学习楷模。希望通过他们的实战特色教学,真正帮助万科高层领导学以致用,快速提升集团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当然在提高之余,惠普也很容易从这些在事业上颇有上升潜力的学员中获得一张张可观的订单。

  而素以公司变革的推动者和企业大学中的佼佼者——闻名业界的摩托罗拉大学,更是在2002年就已明确宣布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心发生重大转移,从主要培训内部员工转变成为供应商、客户和战略伙伴提供培训和咨询,目标是与更多亚太地区包括中国的企业结盟,共同走向国际市场。

  对于这一战略的动机,摩托罗拉公司并不讳言,在摩托罗拉看来,这种新的战略代表了未来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未来的企业大学应该超越原来的职能,根据客户的需求,为所有的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巩固与它们的合作关系,增强客户忠诚度,进一步占领市场。

  师夷长技

  企业商学院最早出现在1955年,它由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创立。这是一个位于纽约东部的集酒店和教室为一体的培训中心,在过去的50年中,一代又一代的通用电气的经理们齐集那里接受管理和领导培训。

  这个中心也因此成了通用的人才基地,杰克·韦尔奇在卸任时,最感到自豪的不是他带给通用的经营上的业绩,而是为通用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据称,在过去的18年中,他曾250多次出现在教室里,亲自为通用电气公司大约1.8万名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授课。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诙谐地说:“松下公司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并兼做电器生意。”在他的倡导下,创办了松下电工学院、PHP研究所、政经塾。

  “有人认为,培训成本太高,但不培训成本会更高,因为人们会犯错误,以错误为代价的成本那就更高了。”在谈到跨国公司对培训的热衷时,王栋如是表示。

  在跨国公司看来,培训意味着回报,而不是成本负担。在摩托罗拉有一个著名的1∶30理论,即在培训上每投入1美元,就能产生30美元的回报。

  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将在总部的做法复制到中国,也在中国建立了企业商学院。成立于2001年的惠普商学院,至今培训的人数已超过5000人次,为各大企事业单位提供过上千次的定项培训服务。

  而跨国公司对商学院培训的重视也值得借鉴。在惠普商学院,其第一堂课往往由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亲自担纲。因此,孙振耀除了身兼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的头衔之外,在业界还被称为“职业经理人的黄埔校长”。

  “商学院只是一个形式,关键在内容和师资。”郑州泰杰斯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占江认为,学习跨国公司商学院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正重视起来,建立完整的体系。像惠普商学院的讲师全部来自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从总裁到副总裁,再到高层经理都是商学院的“授权讲师”。

  这些人均在惠普任职多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业务和管理经验,学员从他们那里获得的都是“第一手”的鲜活材料。

  当然,对于惠普的这种安排,也有另外一种解读,那就是可以更容易地拉近惠普管理人员和客户的距离,更为贴切地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这些资料在一般的环境下是无法获得的,这种关系似乎也比其他的公关方式更为稳固和值得信赖。

  而通过商学院拉近企业上下游的关系,打造稳固的关系链,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据称,很多外企都有意安排自己的高管参与为客户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通过共同学习来建立稳固的“关系”。惠普的做法只不过是技高一筹罢了。

  企业商学院的门槛

  据一国外驻华培训机构对中国企业的不完全统计,80%的中国倒闭企业之所以倒闭,原因就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开发和建设与企业本身的发展严重脱节。越来越多的事实与结果表明,企业的学习与培训必须尽快摒弃“急救式”或“蜻蜓点水式”等非系统、无规划的模式,而构建企业商学院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

  据负责全国第一届企业商学院院长暨首席学习官年会联络工作的刘崇森透露,参与此次年会的中国企业商学院将占一半左右。

  从行业的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竞争较为充分和成熟的家电行业和快速消费品行业。而一份关于公司大学的研究则表明:除在企业的初创期暂无.企业大学的必要外,在企业的青年期、中年期、成熟期和变革期,公司对企业大学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企业要做到足够大才能支撑起一个商学院。”郑州大学MBA中心主任刘伟在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告诫说,“企业不能盲目地赶时髦。”

  像蒙牛,作为内有员工6000人、外携合作伙伴百万人的中国民营企业,为提高企业的集体智慧、提升人力资源水平,蒙牛成立商学院并将其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机构,完全是可行的。

  “企业内部资源的一种整合,包括市场策略、品牌、文化、上下游关系链等。而企业商学院则是一个最为适宜的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它与上述各种要素结合得都非常紧密。”王栋认为,对有些企业来说,现在不是考虑要不要建商学院的问题,而是到了考虑如何运用这一战略工具的时候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