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现状发展 > 正文
 

MBA教育:头顶金色光环还是按质论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5:14 新华网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的MBA教育培养院校迅速增加到89所,每年招收的MBA学生也扩大到1万多人,在校学生4万多人。不过,一些商学院和教育专家指出,我国的MBA教育正从头顶"金色光环"走进理性时代,MBA逐渐接受市场的"按质论价",许多毕业不久的学生以及企业领导人不宜盲目投身于MBA……

  MBA教育:

  从头顶“金色光环”

  走进理性时代

  第五届全国MBA发展论坛选出了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们站在一起合影。我国MBA教育始于1991年,在起步阶段,MBA文凭耀眼的金色光环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和有志于成为企业优秀管理人才的学生申请就读,甚至出现了学生盲目报考MBA,企业动辄以年薪数十万元招聘MBA。

  然而,当学生每年花费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去上MBA时,很多培养院校仅仅把国外的MBA教育“复制”到中国,部分学校师资和教材质量的不足,一些学校滥办MBA造成的滥竽充数毕业生大大损害了社会上对MBA教育的积极评价,致使MBA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寒流”,一些学校培养出的MBA毕业生甚至毕业了就失业,还有的企业对MBA们开出了2000元的月薪。最终导致MBA们陷入了得不到与其付出相称的职位和薪酬的尴尬境地。

  近几年,培养MBA的院校、教育专家、学生和企业开始思考中国MBA教育的未来,教育专家不断为MBA教育献言献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奋图强,不断吸收营养;企业家们开始择优录取毕业生;清华、北大和长江商学院等一批高校开始重金聘用名师,招收高素质的学生,长江商学院为了打造世界一流商学院,不惜重金从沃顿、耶鲁、斯坦福等名校聘请长期教授和访问教授。与此同时,学院还计划与世界著名商学院建立广泛联盟,从而充分利用国际管理教育资源。

  由于MBA教育对培养我国企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管理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市场的客观估价以及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令一度十分火爆的MBA教育逐渐转入理性轨道。企业用人也越来越理智,不仅看重MBA学员毕业的院校,更看重MBA学员本身的能力。MBA毕业生整体薪水逐年上涨,一些名校MBA就业正逐渐“回暖”。清华、北大和长江商学院等校的MBA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据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近3年来国内MBA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2002年10.4万元,2003年9.7万元,2004年11.5万元。如今,MBA毕业生的薪资仍继续在平均薪资榜上名列榜首,不过,正与一般专业硕士生的差距已经减小。

  宁夏大学MBA一年级学生赵子坤说,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我们参加MBA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惜,学校的MBA教案大都是翻译外国的,中国本土的很少。授课的老师很多对企业缺乏了解,很难结合实际讲授课程。目前,我们正与学校共同探讨如何办好MBA,逐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MBA“光环”

  背后有隐忧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的MBA教育培养院校迅速增加到89所,每年招收的MBA学生也扩大到1万多人,在校学生4万多人。不过,一些商学院和教育专家指出,中国MBA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师资力量弱、本土化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隐忧,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影响中国MBA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部分培养MBA的院校自身发展存在人员素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生源经费、办学环境、领导班子建设等问题,直接影响了MBA的健康、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提高办学层次,扩大综合能力,部分学校有了一定规模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但是,大多数高校只拥有很少数量的自有教师,校园建设、学生规模也不是很大,社会影响面也不广,社会认同度也比较低。

  为什么有些MBA学生毕业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许多企业家甚至拒绝MBA的毕业生?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MBA教育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使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日益恶化。每一个MBA的毕业生,都渴望在毕业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舞台,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走到校门以外,却感觉到和他们的想象是有差别的,如何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如何适应并创造条件,大家都有很多困惑和茫然。

  宁夏大学MBA班的卜向东说,我们需要一整套知识体系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将学习、工作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密切联系起来,逐步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市场、有水平的管理人才,可现在学校老师教的东西大多数脱离了实际工作,与企业的需求明显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将使MBA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社会环境。

  中铁行包快递董事长徐海峰对此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在今年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说,学校给学员们灌输的是传统的、西方的模式,使大多数学员脑子里有了固定的模式,当面对发生的事情时,大家总感觉到有许多问题,并带着一种固有的框框去评价和评判面临的问题。另外,学员们常常遇到严峻的现实,由于不能将能量完全释放,就开始怨天尤人,当然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其实,企业非常需要经过MBA训练、教育的这些学员,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职业意识、有商业理念的MBA学员。

  MBA应走

  “本土化”道路

  面对MBA从头顶“光环”走向理性回归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许多专家指出,MBA教育应走“本土化”道路,高校、学生、教育专家和企业应当共同关注和思考中国MBA教育的未来,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加第五届全国MBA发展论坛的业界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在未来10年内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使企业需要一大批有真正实力的MBA毕业生,这些都为以培养企业管理精英为目标的MBA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今后几年国内的MBA教育市场将迎来一轮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资金、生源、师资、合作伙伴等各个方面。

  经过20年发展的中国的MBA已经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记者在书店能看到很多关于MBA的教材,特别是关于案例的教材,可惜,绝大多数都是引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教授认为,MBA教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国不能光照搬发达国家MBA教材,只有打破界限,充分利用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发展本土化的案例,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中国的MBA教育更具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

  “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学了几句外文,懂得用英文与人沟通的问题,国际化也并不意味着有几个海归;本土化也绝不是一个封闭的问题,我不太同意把中华文化归为一个黄色的大陆文化,把外来文化归纳为蓝色的海洋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教授说。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则说,为造就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人才,我国目前的MBA教育要进行改革,中国的商学院要有自己原创性的管理思想,复制国外的教育模式永远不可能造就出一流的中国MBA毕业生,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打造世界一流的商学院。

  仅此还不够,徐海峰强调,中国MBA教育应注重实践性。因为MBA教育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经理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一要会说话;第二需要学会沟通;第三个就是学习领导能力。一个职业经理人,一定要有一种驾驭的自信,一定要有一个不断追求成功的执著。企业需要具有职业素质、能够接受挑战,有执著精神的、具有很强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中国经济则企盼着有更多为国家出力的优秀企业家。

  和君创业公司董事长彭剑峰则指出,中国MBA教育正如企业一样,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首先要在思维模式与观念上创新;其次是MBA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第三是MBA评价机制的创新。今后必须建立市场化的包括MBA人才价值链,包括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一体化的系统的MBA价值链的评价体系。而不是靠教育行政部门来评价MBA管理学院的水平,也不是靠脱离实际的专家顾问来构建一个评价体系。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MBA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